
論壇現場。
8月23日,2024太陽島企業家年會金融科技發展論壇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行。本次論壇以“數實融合 共築新生態”為主題,來自海內外優秀企業家、經濟學家、企業負責人、新銳創業者等200余位嘉賓齊聚太陽島。

新華網副總裁張芮寧在論壇致辭。
新華網副總裁張芮寧在致辭中&&,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科技是第一生産力。科技創新離不開金融支持,金融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賦能。大力發展科技金融,既是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金融更好服務科技創新的重要體現。新華網始終密切關注全球金融動態與發展趨勢,深入剖析金融政策,緊跟市場動態,追蹤前沿科技成果,充分發揮媒體優勢、&&優勢、技術優勢,為中國科技金融事業發展提供多元化、綜合性服務。

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作主題演講。
圍繞“數實融合·共築新生態”這一主題,與會專家深入探討金融科技的前沿趨勢、挑戰與機遇。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發表了題為《數字普惠金融的可持續發展》的演講。他指出,普惠金融要點有三:機會平等、成本可負擔、商業可持續。而實現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路徑,一是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二是數字化轉型。

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作主題演講。
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發表了題為《現代金融應有效助力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演講,深刻闡述了金融科技在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與路徑。李東榮認為,面對新質生産力推動形成的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金融行業需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加快數字化轉型,並充分挖掘數據要素的內在價值,以創新驅動科技金融,全面助力新質生産力的發展。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深圳市灣區數字經濟與科技研究院理事長曹和平作主題演講。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深圳市灣區數字經濟與科技研究院理事長曹和平,以新質生産力視野下數字三次産業展開邏輯為題,介紹了銀行業數實融合的前沿案例。

國際金融論壇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王元豐作主題演講。
國際金融論壇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王元豐,以金融助力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途徑為題發表主旨演講。 “發展新質生産力,金融業大有可為。”在王元豐看來,發展新質生産力科技創新是源頭,産業是載體,金融是保障。

哈爾濱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姚春和作主題演講。
“銀行業數字化轉型必須同做實做透金融‘五篇大文章’緊密結合起來。”哈爾濱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姚春和在題為《以數字化轉型引領金融服務模式變革 推動做實做透“五篇大文章”》的主旨演講中説,銀行業數字化轉型要深度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背景、大格局、大戰略中,着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圓桌對話現場。
在論壇圓桌對話環節,現場氣氛熱烈。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創始院長、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賈康,哈爾濱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姚春和,澳大利亞資本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何逸舟,黑龍江省科力高科技産業投資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郝建權,江海證券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大威五位嘉賓,分別圍繞數字金融風口下如何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實效、金融科技如何賦能實體經濟等話題展開深入討論。對話由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魏楓主持,各位嘉賓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分享實踐經驗與獨到見解,精彩發言不時贏得陣陣掌聲。

數字稅務服務&&啟動儀式。
同日,由新華網以“媒體傳播服務+産業賦能”為基礎推出的“數字稅務服務&&”在論壇啟動。此&&致力於打造成集財稅服務、數字化升級、稅務百科、政策解讀答疑、金融服務、數據價值再生等豐富數字化應用+服務的開放綜合性財稅服務生態&&,提升企業的數字化管理能力和應用水平,成為企業全面數字化升級和改造的夥伴。
此外,論壇還發布了《黑龍江省上市公司 新質生産力——專利統計及評估報告》。據介紹,此報告旨在通過科學、客觀的方法,對專利成果進行深入評估與分析,揭示其在技術先進性、市場競爭力、經濟效益等多方面的優勢與潛力。同時,也希望通過這份報告,能夠進一步激發黑龍江省上市公司的創新活力,促進知識産權的轉化與運用,為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