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榮:現代金融應有效助力新質生産力發展-新華網
2024 08/23 22:09:17
來源:2024太陽島企業家年會金融科技發展論壇

李東榮:現代金融應有效助力新質生産力發展

字體:

  8月23日,2024太陽島企業家年會金融科技發展論壇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行。本次論壇以“數實融合 共築新生態”為主題,來自海內外優秀企業家、經濟學家、企業負責人、新銳創業者等200余位嘉賓齊聚太陽島。在論壇主旨演講環節,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發表了題為《現代金融應有效助力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演講,深刻闡述了金融科技在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與路徑。

  圖為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發表主旨演講。

  李東榮認為,面對新質生産力推動形成的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金融行業需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加快數字化轉型,並充分挖掘數據要素的內在價值,以創新驅動科技金融,全面助力新質生産力的發展。

  李東榮指出,近年來,“新質生産力”逐漸成為社會關注和思考的焦點,隨着當今社會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新質生産力的發展是一項重要任務。他提到,去年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了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這對金融工作者提出了新時代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不僅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也是加快部署新質生産力的關鍵着力點。”李東榮説。

  李東榮説,要強化能力建設,加快推動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金融行業要加強自身能力建設,以技術實力為支撐,賦能千行百業。央行、原銀保監會及金融監管總局近期發布的一系列政策與規劃,均明確了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實施保障,為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指明了方向。

  在數據治理方面,李東榮認為,數據要素是打破傳統生産要素質態的最具代表性的新型生産要素。他詳細闡述了數據要素的非排他性、無限增長性、支撐融合性和規模經濟性四個顯著特徵,並指出這些數據特質對於解決金融業長期面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具有重要意義。他&&,金融機構可以利用數字科技手段破除“數據壁壘”和“信息煙囪”,為實體企業提供相匹配的融資支持,從而激發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融合發展的耦合效應。“因此在構建了技術能力的基礎上,能否發揮金融新質生産力的效能關鍵在於能否用好數據這一新型生産要素。”李東榮説。

  在探討科技金融如何具體賦能新質生産力時,李東榮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加強金融對科技創新的支持,特別是對“0到1”的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包括發展直接融資、提高銀行支持科技創新的適配性、重視保險工具的跟進運用,以及引入更多長期資本;二是用科技來賦能和反哺金融,促進新質生産力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幫助傳統行業轉型升級。他以人工智能為例,詳細説明了金融行業如何通過運用新技術提升客戶服務質量、提高風險防控水平和優化內部運營能力。因此他認識,金融行業對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運用,不僅深化了技術運用“1到N”的過程,也顯著提升了金融行業自身的生産效率,對於培育金融新質生産力具有重要意義。

  最後,李東榮&&,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金融行業應以開放的心態和創新的精神,共同推動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的形成,實現規範健康可持續發展,為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

【糾錯】 【責任編輯:陶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