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條地鐵新線離通車又近了一步。北京地鐵12號線(四季青—東壩北)、3號線一期(東四十條—東壩北)、昌平線南延一期剩餘段(西土城—薊門橋)工程已經全面進入“跑圖”階段,為年內開通試運營奠定基礎。
新線開始模擬運行
地鐵12號線(四季青—東壩北)位於北京市北部地區,是一條貫穿中心城區東西方向的軌道交通骨幹線路,途經海淀、西城、東城、朝陽四個區。全長約28.9公里,共設20座車站,其中換乘站13座,與南北向的12條線路形成換乘。
記者昨天在東壩西站看到,站廳層裝飾一新,裝修色調以藍色為主,清新時尚;進出站閘機、自動售票機等設備就位;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運營前的準備工作。
站&層,一輛輛列車疾馳而過,這是12號線正在進行“跑圖”運行。“‘跑圖’是指在地鐵線路開通運營前,按照列車運行圖計劃,全線模擬運行。”京投軌道公司三分公司系統設備部部長杜宏民介紹。
“跑圖”期間,在全封閉狀態下進行按圖跑車試運行,不受外界干擾,車輛、人員、設備等全部嚴格按照試運營的標準組織調度,對各設備系統和整體系統的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進行實戰考核,對運營作業人員培訓、故障模擬和應急演練等情況進行檢驗,全方位驗證行車組織、客運組織以及設備保障等各方面應急響應能力。
同時,全線運營人員和設備將按照運營模式試運行,行車指揮、運行服務、設備檢修都按照試運營標準運作,並對列車運行圖兌現率、列車正點率、列車服務可靠度等關鍵指標進行全面測試檢驗。
3條地鐵全線裝修各具特色
年內開通的3條地鐵線(段)裝修各具特點,充分體現了沿線歷史和文化內涵。
地鐵12號線跨越了三環眾多橋區,沿線周邊分佈眾多文化遺跡,既包括承載歲月、蘊含深厚歷史的古老建築,也有富含韻味、彰顯傳統的老城文化,還有展現開放包容的國際交往區等多元文化片區。因此,該線路被定位為充分彰顯文化縮影與國際交流的“匯影聯橋”。全線通過以地域特徵“橋”為符號,串聯東西。
3號線一期(東四十條—東壩北)全線裝修設計概念以“品位京城”為主題,通過深化挖掘車站周邊的地域元素,賦予車站不同的設計元素來呈現車站的風貌,從小細節中體現城市的大格局。
作為昌平線南延一期剩餘段與12號線換乘的薊門橋站,也是線路亮點。站廳空間用現代化光影手法渲染空間氛圍,展現薊門煙樹的詩情畫意。
3號線12號線可靈活編組
3號線一期和12號線在新科技應用上也取得了新突破。兩條線均採用了統一的信號系統制式、設計原則及接口標準,實現互聯互通功能。另外,列車均可“4+4”靈活編組,實現運營高峰和平峰時段靈活轉換。
3號線一期、12號線還突出集約共享原則。兩線共址建設東壩車輛段,共享綜合樓,將通信、信號、綜控、門禁等專業設備用房合併整合。變電所、污水處理等用房也均按照共享原則整合設計,大大降低了總建築規模,凸顯了土地集約節約利用,也提高設備設施利用率。
市重大項目辦軌道三處副處長蘇雲霄介紹,待3條地鐵線(段)開通後,本市軌道交通將再添45.3公里線路,從而提升軌道交通線網布局和運輸能力,改善周邊地區居民出行結構。(記者 任珊)
(原標題:總長45.3公里 為年內開通試運行打基礎 3條地鐵新線(段)開始“跑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