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畔飛翔的崖沙燕。 高松茂攝
崖沙燕正在喂食雛鳥。 高松茂攝
土崖上的燕子窩。(大興區園林綠化局供圖)
京南永定河,一面土崖上有近200個崖沙燕巢穴,是全市最集中的崖沙燕育雛地。眼下,雛鳥尚未出巢,永定河治理工程在該區域暫停施工以減少擾動。
清晨,記者來到京雄高速跨河大橋附近。根據鳥友描述,很快就找到了崖沙燕築巢的地方。
這是一面朝西的土崖,長30多米,高近20米。上面密布洞穴,每個約有拳頭大,數量近200個,不時有褐色的燕子飛進飛出。
6月17日,鳥友們在這裡看到了驚險一幕:附近有鉤機施工,計劃將土崖推平。
中國觀鳥會會員、愛鳥人士吳瑋介紹,平均一個崖沙燕鳥巢有3個蛋,鳥媽鳥爸花17天時間,才能等到小鳥破殼而出,然後再等一段時間,雛鳥才能出巢練習飛翔。“現在正是關鍵期,再過7到10天,小傢伙們就能試飛了。”
這麼大的水利工程,能否為小小燕子讓步?吳瑋心裏沒底。6月17日下午觀鳥會幾位成員到現場後,發現政府部門很重視,市區兩級園林綠化、水務部門和施工方都來了。多方很快就達成一致:在築巢區域,工程立即暫停施工,優先開展其他區域作業;周圍拉上警戒線,保證觀鳥者的安全。
北京最常見的燕子有三種:北京雨燕、家燕和金腰燕。崖沙燕相對少見,其外形類似家燕,但對生境要求比較特殊——它喜歡生活在河湖邊,而且要在崖壁或沙堤上鑿洞為穴。
事實上,哪怕是北京的“母親河”——永定河流域,也沒有太多適合崖沙燕築巢的地方。上游山峽段多是石質懸崖峭壁,下游的平原段又一馬平川,大興、房山、豐&三區交界處這一面細沙土崖壁很少見,是全市崖沙燕築巢育雛最集中的區域。
這些小生靈從何時起青睞永定河?似乎沒人説得清,普遍説法是至少已有三年。大興區園林綠化局執法科負責轄區野保工作,科室負責人趙躍介紹,2022年,這面土崖頭一次被大家關注到,此前,北京的鳥友拍攝崖沙燕得奔河北。
工程暫停了,但只能保證這一撥雛鳥順利出巢。待明年春天,崖沙燕再回北京時,這面土崖還在嗎?目前尚無定論。
永定河孕育了北京小平原,歷史上曾多次造成洪災。經市發改委批准,水務部門對河道進行疏浚,項目完工後,河道每秒泄洪量可達3000立方米,能抵禦200年一遇洪水。
崖沙燕築巢區域恰好在工程範圍內。按照方案,工程將把土崖推緩,這樣一來,就會失去燕子築巢的條件。近期,市區多部門將組織召開流域專題研討會,探討施工方案是否有優化的可能性。
小燕子牽動着很多人的心。“我們理解,行洪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觀鳥愛好者高松茂説,希望在不造成水害基礎上,盡量為崖沙燕留下棲息地,“如果貿然破壞了,再重建,就很難回到自然的狀態了。”(記者 朱松梅)
(原標題:保護崖沙燕育雛 永定河畔暫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