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日前發布《北京觀鳥地圖》,推出了北海公園、翠湖濕地公園、房山十渡、延慶野鴨湖等45處鳥類資源豐富的觀鳥點,涉及城市公園、森林公園、保護區、濕地公園、濕地水庫等,全市16區均有分佈,為觀鳥和拍鳥愛好者提供了指引。
北京野生鳥類已超500種
北京地處華北平原的西北部邊緣,環山抱水的地理環境為北京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多樣的自然景觀。據了解,目前北京野生鳥類已達到519種,鳥類物種數超過了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近日,“北京觀鳥地圖”正式發布,推出了45處鳥類資源豐富的觀鳥點。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北京市城區所轄六區中,共有21處觀鳥地,包括頤和園、北海公園、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永定河森林公園、園博園等。
其中,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已經成為北京市人氣最高的觀鳥地之一。奧森公園環境按照生物多樣性組成自然林系統設計,以林地、草地、灌叢、湖泊和濕地為主,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錯落有致,蘆葦濕地環境鬱閉度較高,為城市生物多樣性及物種保護提供了保障。這裡是觀賞水鳥和林鳥的好地方,記錄到的鳥類物種已經超過了300種。
郊區觀鳥地分佈在保護區及濕地
此外,北京市近郊區所轄六區中,共有15處觀鳥地,多集中在保護區、濕地公園和森林公園。如通州區的大運河森林公園,大興區的南海子麋鹿苑,房山區的十渡,門頭溝區的百花山保護區,昌平區的沙河水庫,順義區的漢石橋保護區等。
其中,南海子公園位於大興區東北部,是北京市最大的濕地公園。南海子是歷史上北京最大濕地,是遼、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獵場和明、清兩朝皇家苑囿。南海子麋鹿苑豐美的葦草和泥濘的沼澤,為麋鹿的重引入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繁衍環境。同時,南海子林地環境和濕地資源,也成了北京南部地區水鳥的繁殖地和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長耳鸮、東方白鸛、水雉、蒼鷺、黑翅長腳鷸、震旦鴉雀等超220種鳥類在這裡被記錄。
北京市遠郊區所轄四區中,共有9處觀鳥地,多集中在各個保護區和濕地水庫。如延慶區的野鴨湖濕地公園,懷柔區的懷柔水庫,密雲區的霧靈山保護區,平谷區的金海湖等。
本市建成6.09萬公頃濕地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北京不斷加強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等類型的自然保護地建設與保護,形成了類型比較齊全、分佈相對廣泛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有效保護了全市90%以上的國家和地方重點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6.09萬公頃的濕地也為大量植物和野生動物提供了生長環境。
2023年,本市還建設了125處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和20處綠隔郊野公園,促進了生態系統的自然恢復,豐富了城市的生物多樣性。同時,持續完善野生動物救護體系,在全市12個區共設立了15個野生動物臨時收容救護站,全力開展野生動物救助保護。(記者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