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望京騎跡24小時智能化工會驛站”在朝陽區望京街道望京小街舉行揭牌儀式,標誌着朝陽區首家24小時對外開放的智能化工會驛站正式投入使用,為包括外賣和快遞小哥、戶外勞動者等在內的廣大職工提供全天候不間斷的服務。全國總工會權益保障部農民工工作處處長王海龍,北京市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佘運高,朝陽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邢偉等領導與快遞小哥代表共同為驛站揭牌。
2020年,望京小街在城市更新後重新開街,成為打卡網紅商圈。該智能驛站約15平方米,24小時對外服務,面積不大但功能齊全,歇腳、喝水、指路、圖書借閱、法律服務等功能一應俱全。作為朝陽區首家工會智能驛站,可輻射望京25個社區、41座商務樓宇,為廣大職工提供暖心服務。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智能驛站設置有智能感應門,每日早8點到晚8點期間可自動開門,晚8點到早8點期間,則需掃描二維碼登記信息開門。此外,這裡還配備了自助式電子門禁、24小時視頻監控等設施。驛站內設有智能交互導航智慧屏,將望京轄區暖心驛站、便民服務、企業服務以導引圖形式進行全方位展示,便利職工們的工作和生活。結合“小哥”年輕化的特點,驛站中還設置電子閱讀區域,提供黨建、歷史、文學、心理等各類圖書,並對接朝陽圖書館引進有聲圖書系統,着力打造書香文化驛站。
“‘望京騎跡24小時智能化工會驛站’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打造了一個全時服務驛站、智能化驛站、書香驛站、健康驛站、助企服務驛站,也是基層工會在驛站建設方面一次重要嘗試。”望京街道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劉丹&&,下一步,望京街道將總結驛站建設和工作經驗,將其打造成可複製的服務陣地。
佘運高&&,“望京騎跡24小時智能化工會驛站”的建成,是朝陽區各級工會組織積極響應、有效落實全國總工會“新雙15工程”工作部署的一項重要舉措,值得各級工會結合實際學習借鑒、加以推廣。全市各級工會組織要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優勢,整合更多屬地社會資源,以戶外勞動者現實需求為導向,以發揮驛站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為目的,在人流密集、需求旺盛的點位建設升級24小時智能化工會驛站,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典型示範作用的智能化站點,把工會驛站打造成為戶外勞動者想得起、找得到、信得過、靠得住的“溫暖港灣”。(記者 劉欣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