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工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以下簡稱北京市工會十五大)將於2024年5月8日至9日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記者4月30日從北京市總工會召開的“五一”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此次大會正式代表636名,其中基層和一線職工498名,佔78.3%。
北京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新聞發言人趙麗君介紹,在大會代表産生方面,北京市總工會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市委和全國總工會關於工會換屆工作的相關要求,結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新時期首都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發展需要,嚴把北京市工會十五大代表人選政治關、廉潔關、身份關,研究提出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群眾基礎好、示範引領強、服務意識好、紐帶作用強的“三好三強”標準。各區總工會、各産業工會在市總工會領導下,自下而上、上下結合、反復醞釀、逐級遴選,共選舉産生北京市工會十五大代表636名。
在結構比例方面,北京市工會十五大代表中既有傳統行業一線職工,又有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三新”群體代表,還有高精尖産業領域人選,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和新質生産力發展要求,代表的廣泛性、代表性、先進性持續增強。主要體現在:一是突出基層一線導向,提高人選廣泛性。基層和一線職工498名,佔78.3%,其中街道鄉鎮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和工會專職社會工作者53名,工廠車間一線工人50名。“三新”群體138名,佔21.7%。二是注重勞模先進示範引領,提高人選代表性。先進模範人物220名,其中,全國勞動模範24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4名,省部級勞動模範58名,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46名,其他省部級以上獎勵68名。三是聚焦首都高質量發展,提高人選先進性。圍繞“四個中心”功能建設,突出科技創新引領現代産業體系建設,推選出高精尖人才、副高級以上職稱專家教授、中級工以上技能人才219名,涵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以及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未來産業。(記者 白瑩 宗曉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