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30日下午,北京市總工會召開2024年“五一”新聞發布會。北京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新聞發言人趙麗君出席會議。
會議介紹了2024年北京市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推薦工作,首都勞動獎、北京市工人先鋒號評選工作。
經過基層廣泛民主評選、逐級選拔推薦,履行“兩審三公示”程序,即:各級工會實行初審、複審兩次審查,所在單位、所在區所在系統、全市三級公示,最終評選出:首都勞動獎狀76個,獎章391名,先鋒號148個。
本次評選工作體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高標準落實面向基層、面向一線、面向普通勞動者的評選要求。非公有制企業在獎狀中的佔比為30.26%,非公有制職工在獎章中的佔比為27.62%,非公有制集體在先鋒號中的佔比為23.65%,均高於20%的下限結構要求。注重推薦一線職工,有産業工人及其他一線職工和專業技術人員231人,佔59.08%。注意推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有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16人。從嚴掌握企業負責人和處級幹部比例,進一步體現出向基層、一線和普通勞動者傾斜的特點。
二是注重選樹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一大批高精尖領域技術技能人才和優秀産業工人入選。獎章對象中,獲得國家或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科技人才63人,佔16.11%。主持國家及省部級重大項目、重大課題研究領軍人89人,佔22.76%。
三是突出廣泛性、時代性和重點産業、重點領域、重點群體。推薦對象覆蓋各行各業各條戰線,既有智能製造、衛星發射、科技服務等高精尖産業領軍企業及員工,也有城市治理、保障民生等方面的機關事業單位及其部門和工作人員。
在大會代表産生方面,北京市總工會嚴把市工會十五大代表人選政治關、廉潔關、身份關,研究提出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群眾基礎好、示範引領強、服務意識好、紐帶作用強的“三好三強”標準。各區總工會、各産業工會在市總工會領導下,自下而上、上下結合、反復醞釀、逐級遴選,選舉産生市工會十五大代表636名。代表中既有傳統行業一線職工,又有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三新”群體代表,還有高精尖産業領域人選,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和新質生産力發展要求,代表的廣泛性、代表性、先進性持續增強。
一是突出基層一線導向,提高人選廣泛性。基層和一線職工498人,佔78.3%,其中,街道鄉鎮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和工會專職社會工作者53人,工廠車間一線工人50人。“三新”群體138人,佔21.7%。
二是注重勞模先進示範引領,提高人選代表性。先進模範人物220人,其中,全國勞動模範24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4人,省部級勞動模範58人,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46人,其他省部級以上獎勵68人。
三是聚焦首都高質量發展,提高人選先進性。圍繞“四個中心”功能建設,突出科技創新引領現代産業體系建設,推選出高精尖人才、副高級以上職稱專家教授、中級工以上技能人才219人,涵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以及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未來産業。
據悉,大會確定北京市工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將於5月8日、9日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