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舉辦數字經濟領域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提升參賽選手專業水平;推進海淀工匠學院建設,培養掌握大信息技術的工匠型人才;開展“海淀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教育培訓提升計劃”,助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圓夢大學。五年來,海淀區總工會大力推進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為加速新質生産力示範區建設貢獻工會力量。
海淀區總工會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培養,不斷探索建立勞動和技能競賽長效機制,深化技能競賽成果,暢通技能人才脫穎而出的快速通道,搭建高質高效的展示平台。五年來,該區總工會舉辦了三屆“海淀工匠杯職工職業技能大賽”,設立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員、計算機程序設計員等兼具海淀特色和行業特點的競賽工種,累計257家企業的8000余名職工參與其中。
2023年12月,海淀區第一屆數字經濟領域職業技能競賽決賽舉辦,共開展數據分析、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四個賽道,海淀區科技企業廣大職工踴躍參與,共有596名選手參賽,涵蓋IT、金融和教育等多個行業。通過競賽,選手們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充分展示在數字領域的技能,專業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海淀區高科技企業多,職工信息化思維和素養高。該區總工會引導企業發揮主體作用,健全完善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機制,實現重點突破和整體提升,為發展新質生産力賦能。海淀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孫金春説:“為助力海淀大信息産業發展,我們攜手中關村軟體園建設海淀工匠學院,依託中關村學院建設海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培訓長效機制,打造一支具有鮮明海淀特色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産業工人大軍。”
今年2月,海淀職工區塊鏈數字技術人員技能提升培訓班開班,吸引了30余名職工參加。此次培訓採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能力實踐線下課程教學在中關村軟體園開展。學員完成培訓學時並經考核合格後,可獲得《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培訓合格證書》,該證書為參加專業技術等級考試的必備條件。取得初級專業技術等級證書的,納入初級職稱認定範圍。
據了解,為有效提升、助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學歷、層次及綜合素質,海淀區總工會攜手中關村學院開展“海淀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教育培訓提升計劃”;鼓勵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就讀中關村學院或國家開放大學的專本科專業,同時向具有海淀區工會會員資格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全額學費資助,支持其在職完成專科、本科學歷的提升。目前,已有150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獲得了全額學歷資助。
近年來,海淀區總工會還不斷優化“在職職工職業發展助推計劃”,擴大職工職業發展助推項目影響力。2023年,全區103名獲得社會工作師、高級社會工作師等職業資格證書的職工先後獲得助推。來自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公司等295名一線職工獲得職務發明助推,在全市860項發明專利助推數量中佔比34%。
孫金春&&,未來,海淀區總工會將在産業工人思想引領、建功立業、素質提升、地位提高、隊伍壯大等方面持續創新完善各項舉措,加緊打造高素質産業工人隊伍,為建設現代化強區高品質海淀和新質生産力示範區作出新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