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在論壇中致辭。
2024年1月19日,第十屆金融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聚焦“負責任金融”,邀請行業內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負責任金融”,尋求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本次論壇由新華網、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廣州金羊金融研究院、責任雲研究院聯合主辦,國家廣告研究院、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提供學術支持。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在致辭中&&,中國特色的金融發展道路,強調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把管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強調發展適合我國國情、與西方金融模式有根本區別的有中國特色的金融發展之路。
李揚指出,國家興衰、金融有責。金融是“國之重器”,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所以,必須牢固樹立正確的經營觀、業績觀和風險觀,特別要平衡好功能性與營利性的關係。我們的金融工作是為人民服務的,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是為實現黨中央戰略目標服務的。任何情況下,服務於人民和實體經濟,都是第一位的。在這個前提下,平衡好功能性與營利性的關係。
李揚指出,下一步我國金融工作的發展要順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需要、階段特徵和結構特點,因勢利導調整完善服務實體經濟的重點方向和方式方法,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此外,李揚還談到我國ESG體系(一種評估企業在環境、社會、治理方面績效的框架)需要不斷完善,如轉型金融概念的提出、在保護消費者利益的同時保護企業員工、細化企業治理,綜合平衡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要求,而不只是專注於股東財富積累等,都體現了金融的“人民性”。
“在機構、市場、調控、監管這些所熟悉的領域中,要體現出中國特色,要喊出中國的聲音,這是我們下一步金融發展的戰略方向。”李揚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