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本市最大物流基地的大興區天宮院街道,將與一路之隔的“中國藥谷”大興生物醫藥産業基地實現聯動發展。目前,天宮院街道已經梳理出31萬平方米的辦公研發空間、2萬平方米高荷載承重廠房空間。企業入駐後,可享受大興區“1+N”産業政策,街道將對重點項目“一事一議”,匹配金融、信貸等服務。
日前,北京市科協創新服務中心、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管委會與天宮院街道辦事處共同主辦“醫藥健康産業高質量發展”院士專家圓桌論壇。論壇一開場,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管委會副主任高岩就用“依山傍水”來形容生物醫藥基地與天宮院街道的關係。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大興生物醫藥産業基地與天宮院街道辦事處進行了多輪次交流洽談,尋找合作機會,希望推動大興生物醫藥産業更上一層樓。
天宮院街道轄區內的京南物流基地,佔地6.97平方公里,是本市最大的物流基地,也是全市唯一具備公鐵聯運功能的物流基地。過去由於管理比較粗放,整個物流基地的産值並不高,亟待在産業上提質升級。
與京南物流基地僅隔一條京開高速、被譽為“中國藥谷”的大興生物醫藥産業基地,則是一片欣欣向榮之景。經過20餘年發展,“中國藥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有76家、上市企業20家、國家高新企業251家、專精特新企業99家,形成了産業聚集效應。近年來,“中國藥谷”的年産值複合增長率超過30%,其中2021年産值1633億元,佔全市醫藥工業4成。
京南物流基地的轉型迫在眉睫。天宮院街道工委書記馬憲穎説,當前,大興正在全力打造三個千億級産業集群,其中之一就是生物醫藥産業集群,核心區域就是“中國藥谷”,如何“借勢而為,共融共生”是街道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近年來,隨着京南物流基地産業轉型升級方案編制完成,天宮院街道陸續清退了基地內不少散亂企業,只保留保障民生需求、城市運轉和高附加值的物流企業。騰退出來的空間怎麼高效利用?街道在持續的調研、論證、思索中有了清晰的思路:聯合專業&&,打造高品質的研發辦公、廠房空間,與“中國藥谷”聯動發展,吸引“高精尖”生物醫藥産業入駐,提高産值。
結合大興區産業發展方向,天宮院街道與北京工業大學、億九天工(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建設了北工大億九天工科創中試基地,計劃2024年底全部建設完成。中試基地秉承“邊建設、邊招商、邊運營”的原則,目前已入駐35家企業,其中不乏清華大學特種稀土生物蛋白纖維項目這樣的“高精尖”。目前,中試基地已形成産值7000萬元,預計2024年整體産值3億元,項目全部達産後預計産值8.87億元。
天宮院街道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金鵬説,天宮院與“中國藥谷”聯動發展,是一場“雙向奔赴”。由於距離相近,入駐天宮院街道的生物醫藥企業,去“中國藥谷”區域內的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等12家院所辦事非常方便,等未來首都醫科大學的教學中心、醫學中心在“中國藥谷”北擴區建成後,企業招聘頂尖人才也不用發愁。
此外,天宮院街道近年來還依次布局了龍湖大興天街、凱德MALL等商場,北京育才學校大興分校、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大興分校等教育資源,為地區居民和生物醫藥産業人才提供越來越完善的生活保障服務。(記者 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