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在檢查供熱管線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
供熱季即將到來。冬季供暖事關每位市民,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市民熱線集中反映的問題。接訴即辦“每月一題”推動集中供熱重點問題治理。記者了解到,今年,本市對西城、石景山、海淀、門頭溝、昌平、密雲6個區連續兩個採暖季集中投訴較多的金頂街四區、定慧東裏等8個小區,採取“包區到人”“一區一策”的方式進行專項治理。2023年度,全市共完成1000余公里的管線改造,對3000余萬平方米既有建築供熱系統實施智能化改造。
西城區榮豐2008小區是本市今年開展專項治理的8個小區之一。該小區供暖問題形成原因較為複雜。建築方面,小區17棟樓中,共有13棟缺少外墻保溫;供熱系統方面,整體設備陳舊、缺乏保養,管材耐腐蝕差,跑冒滴漏現象頻發。此外,供熱系統實際負荷需求超出管網設計能力,諸多問題造成小區供暖工作遇到困難。
今年夏季,西城區城市管理委、廣外街道多次開展供暖工作協調會,制定“冬病夏治”方案,協調金房節能公司累計更換1224個電動閥門、1500個手動閥門,將發生爆管漏水時的停暖面積控制到最小範圍。同時,在公區鋪設供熱主管路,分支管線逐一入戶,實現分戶並聯控制,破解入戶檢修難題,並對部分銹蝕嚴重管道進行更換維修。在每棟樓的高中低三個位置,加裝室內溫度採集儀,便於供熱單位及時了解各樓的供暖溫度情況。
此外,本市還對海淀區定慧東裏小區、海淀區育新花園小區、石景山區金頂街四區、石景山區楊莊北區、門頭溝區遠洋新天地小區、昌平區北亞花園小區、密雲區明珠花園小區等連續兩個採暖季投訴較為集中的小區實施專項治理。
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供熱辦副主任尹波介紹,今年,針對供熱設施老化失修問題,本市制定印發2023年度“冬病夏治”工作方案,組織各區和各供熱單位完成了1300余項改造項目。同時還加大供熱管網老化更新改造工作支持力度,明確2023年至2025年老舊供熱管網改造實施方案。據統計,2023年度本市完成1000余公里的管線改造,完成3000余萬平方米既有建築供熱系統智能化改造。
對接訴即辦工作問題突出的供熱單位,今年共開展市區兩級約談180余次,開展大排查大整治等各項檢查140余次,採用現場培訓和網絡&&培訓相結合的模式,對各區和各供熱單位開展接訴即辦辦理工作培訓,切實增強各區和各供熱單位的風險意識,樹牢底線思維,提高服務水平。
現場
老樓地下室加“窗戶” 減少室內熱量散失
日前,記者來到石景山區金頂街四區。該小區共有16棟居民樓,12棟居民樓的樓齡近30年。小區基礎設施老舊、配套設施不完善,居民普遍反映供暖季家中溫度較低,暖氣溫度不足。
據了解,冬季供暖問題投訴主要集中在7棟塔樓。這些塔樓均為“半地下室”設計,地下一層有一部分高出地面,相當於地下室的“窗戶”,並用鐵柵欄圍起來。記者在現場看到,施工人員正在鐵柵欄外面加裝防阻燃的PC耐力板,以便提升低層住戶的冬季採暖效果。
“現在的小區地下室用於停放自行車。過去地下室的‘窗戶’外僅安裝鐵柵欄,每到冬季,寒風直接灌入地下室。而地下室的房頂正是一層住戶的地面,由於冷風滲透,導致一層住戶的地面非常冷,影響採暖效果。”北京熱力集團石景山分公司金頂街服務站生産副站長張書明介紹,“加之這些居民樓的外墻沒有保溫層,一層住戶的室內熱量要向地下室及室外散失,進一步降低了一層室溫。”
據了解,地下室加裝防阻燃的PC耐力板後,可以有效解決冷風滲透問題。同時,配合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樓宇也加裝了保溫板,預計今冬採暖季,該小區塔樓低層住戶的室溫將有2℃至3℃的提升。
採訪過程中,記者在居民樓的一角發現了大量更換下來的暖氣立管,這些立管腐蝕嚴重,用手一摸直“掉渣兒”。張書明介紹,這樣的管線導致水流循環不暢,直接影響供熱效果。目前,廚衛立管的更換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預計月底前將全部完成。在改造過程中,施工人員如果發現居民家中散熱器存在銹蝕問題,會及時提醒用戶換新。
在改造提升過程中,為做好居民服務,供熱單位管家班工作人員進入社區群,積極與用戶溝通答疑解惑,並隨時了解用戶訴求,做到未訴先辦,向前一步。同時,收集裝修戶信息,建立裝修戶&賬,不定期對裝修戶進行熱法宣傳,並在上水期間對裝修&賬涉及的用戶進行上門主動服務。
據北京熱力集團石景山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2022年至2023年採暖季的集中投訴小區,石景山區制定了“一區一策”治理方案,共梳理出134項整改措施。截至目前,石景山區共完成改造二次供熱管線7450米,完成改造樓內管線16500米,翻新生活熱水管線7424米,翻新二次供熱管線7436米。同時,今年石景山區智能供熱改造面積達到531.97萬平方米,包含716個熱力入口改造及1萬餘戶的室溫採集。智能供熱改造完成後,能增強供熱系統樓棟單元供熱調控能力,提升供熱系統末端熱力平衡,提升居民家中室溫的穩定水平。(記者 王斌)
(原標題:接訴即辦“每月一題”助力集中供熱問題重點治理 本市今年完成千余公里供熱管線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