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平谷區北&頭村村委會,王翠雲篩選玉米粒(10月4日攝)。
52歲的王翠雲是北京市平谷區平谷鎮北&頭村人,她當過老師、經營過小賣部,如今她發揮自己視頻直播方面的特長,助力北&頭村玉米産業發展,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王大嬸”。
2022年,北&頭村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合作成立“博士農場”,引進適合當地土壤特質的優良玉米品種,此時平谷區也正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産品。2022年7月玉米豐收後,王翠雲第一時間參加了村裏的電商直播培訓。自此,她在實踐學習中努力進步,逐漸成為村中電商銷售領頭人,更與村民分享經驗,一同通過直播宣傳當地玉米。
為了讓觀眾更了解北&頭村玉米,王翠雲不僅用心撰寫直播文案、練習直播話術,更與“博士農場”專家交流玉米相關知識、到田間地頭參與玉米採摘,詳細了解玉米的特色。在直播中,她既會講解玉米的品質、口感和營養價值,還會介紹種子來源、玉米種植及管理方法等。除了玉米,她還介紹北&頭村的美景和農耕文化,吸引客人到此體驗田園風光。
截至2023年10月,王翠雲和村民們通過視頻直播銷售玉米為北&頭村增收10萬餘元。談及未來,她説要繼續提升自己的直播技巧,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助力鄉村農業發展。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在北京市平谷區北&頭村村委會,王翠雲通過視頻直播銷售玉米産品(10月23日攝)。
52歲的王翠雲是北京市平谷區平谷鎮北&頭村人,她當過老師、經營過小賣部,如今她發揮自己視頻直播方面的特長,助力北&頭村玉米産業發展,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王大嬸”。
2022年,北&頭村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合作成立“博士農場”,引進適合當地土壤特質的優良玉米品種,此時平谷區也正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産品。2022年7月玉米豐收後,王翠雲第一時間參加了村裏的電商直播培訓。自此,她在實踐學習中努力進步,逐漸成為村中電商銷售領頭人,更與村民分享經驗,一同通過直播宣傳當地玉米。
為了讓觀眾更了解北&頭村玉米,王翠雲不僅用心撰寫直播文案、練習直播話術,更與“博士農場”專家交流玉米相關知識、到田間地頭參與玉米採摘,詳細了解玉米的特色。在直播中,她既會講解玉米的品質、口感和營養價值,還會介紹種子來源、玉米種植及管理方法等。除了玉米,她還介紹北&頭村的美景和農耕文化,吸引客人到此體驗田園風光。
截至2023年10月,王翠雲和村民們通過視頻直播銷售玉米為北&頭村增收10萬餘元。談及未來,她説要繼續提升自己的直播技巧,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助力鄉村農業發展。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在北京市平谷區北&頭村“博士農場”,王翠雲採摘玉米(10月4日攝)。
52歲的王翠雲是北京市平谷區平谷鎮北&頭村人,她當過老師、經營過小賣部,如今她發揮自己視頻直播方面的特長,助力北&頭村玉米産業發展,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王大嬸”。
2022年,北&頭村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合作成立“博士農場”,引進適合當地土壤特質的優良玉米品種,此時平谷區也正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産品。2022年7月玉米豐收後,王翠雲第一時間參加了村裏的電商直播培訓。自此,她在實踐學習中努力進步,逐漸成為村中電商銷售領頭人,更與村民分享經驗,一同通過直播宣傳當地玉米。
為了讓觀眾更了解北&頭村玉米,王翠雲不僅用心撰寫直播文案、練習直播話術,更與“博士農場”專家交流玉米相關知識、到田間地頭參與玉米採摘,詳細了解玉米的特色。在直播中,她既會講解玉米的品質、口感和營養價值,還會介紹種子來源、玉米種植及管理方法等。除了玉米,她還介紹北&頭村的美景和農耕文化,吸引客人到此體驗田園風光。
截至2023年10月,王翠雲和村民們通過視頻直播銷售玉米為北&頭村增收10萬餘元。談及未來,她説要繼續提升自己的直播技巧,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助力鄉村農業發展。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在北京市平谷區北&頭村村委會,王翠雲通過視頻直播銷售玉米産品(10月23日攝)。
52歲的王翠雲是北京市平谷區平谷鎮北&頭村人,她當過老師、經營過小賣部,如今她發揮自己視頻直播方面的特長,助力北&頭村玉米産業發展,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王大嬸”。
2022年,北&頭村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合作成立“博士農場”,引進適合當地土壤特質的優良玉米品種,此時平谷區也正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産品。2022年7月玉米豐收後,王翠雲第一時間參加了村裏的電商直播培訓。自此,她在實踐學習中努力進步,逐漸成為村中電商銷售領頭人,更與村民分享經驗,一同通過直播宣傳當地玉米。
為了讓觀眾更了解北&頭村玉米,王翠雲不僅用心撰寫直播文案、練習直播話術,更與“博士農場”專家交流玉米相關知識、到田間地頭參與玉米採摘,詳細了解玉米的特色。在直播中,她既會講解玉米的品質、口感和營養價值,還會介紹種子來源、玉米種植及管理方法等。除了玉米,她還介紹北&頭村的美景和農耕文化,吸引客人到此體驗田園風光。
截至2023年10月,王翠雲和村民們通過視頻直播銷售玉米為北&頭村增收10萬餘元。談及未來,她説要繼續提升自己的直播技巧,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助力鄉村農業發展。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王翠雲(左)與暑期社會實踐大學生一起在北&頭村村委會通過視頻直播銷售玉米(8月3日攝,手機照片)。
52歲的王翠雲是北京市平谷區平谷鎮北&頭村人,她當過老師、經營過小賣部,如今她發揮自己視頻直播方面的特長,助力北&頭村玉米産業發展,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王大嬸”。
2022年,北&頭村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合作成立“博士農場”,引進適合當地土壤特質的優良玉米品種,此時平谷區也正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産品。2022年7月玉米豐收後,王翠雲第一時間參加了村裏的電商直播培訓。自此,她在實踐學習中努力進步,逐漸成為村中電商銷售領頭人,更與村民分享經驗,一同通過直播宣傳當地玉米。
為了讓觀眾更了解北&頭村玉米,王翠雲不僅用心撰寫直播文案、練習直播話術,更與“博士農場”專家交流玉米相關知識、到田間地頭參與玉米採摘,詳細了解玉米的特色。在直播中,她既會講解玉米的品質、口感和營養價值,還會介紹種子來源、玉米種植及管理方法等。除了玉米,她還介紹北&頭村的美景和農耕文化,吸引客人到此體驗田園風光。
截至2023年10月,王翠雲和村民們通過視頻直播銷售玉米為北&頭村增收10萬餘元。談及未來,她説要繼續提升自己的直播技巧,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助力鄉村農業發展。
新華社發
在北京市平谷區北&頭村村委會,王翠雲(後右三)與村民一起剝玉米(10月4日攝)。
52歲的王翠雲是北京市平谷區平谷鎮北&頭村人,她當過老師、經營過小賣部,如今她發揮自己視頻直播方面的特長,助力北&頭村玉米産業發展,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王大嬸”。
2022年,北&頭村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合作成立“博士農場”,引進適合當地土壤特質的優良玉米品種,此時平谷區也正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産品。2022年7月玉米豐收後,王翠雲第一時間參加了村裏的電商直播培訓。自此,她在實踐學習中努力進步,逐漸成為村中電商銷售領頭人,更與村民分享經驗,一同通過直播宣傳當地玉米。
為了讓觀眾更了解北&頭村玉米,王翠雲不僅用心撰寫直播文案、練習直播話術,更與“博士農場”專家交流玉米相關知識、到田間地頭參與玉米採摘,詳細了解玉米的特色。在直播中,她既會講解玉米的品質、口感和營養價值,還會介紹種子來源、玉米種植及管理方法等。除了玉米,她還介紹北&頭村的美景和農耕文化,吸引客人到此體驗田園風光。
截至2023年10月,王翠雲和村民們通過視頻直播銷售玉米為北&頭村增收10萬餘元。談及未來,她説要繼續提升自己的直播技巧,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助力鄉村農業發展。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王翠雲在家中練習視頻直播技巧(10月19日攝)。
52歲的王翠雲是北京市平谷區平谷鎮北&頭村人,她當過老師、經營過小賣部,如今她發揮自己視頻直播方面的特長,助力北&頭村玉米産業發展,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王大嬸”。
2022年,北&頭村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合作成立“博士農場”,引進適合當地土壤特質的優良玉米品種,此時平谷區也正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産品。2022年7月玉米豐收後,王翠雲第一時間參加了村裏的電商直播培訓。自此,她在實踐學習中努力進步,逐漸成為村中電商銷售領頭人,更與村民分享經驗,一同通過直播宣傳當地玉米。
為了讓觀眾更了解北&頭村玉米,王翠雲不僅用心撰寫直播文案、練習直播話術,更與“博士農場”專家交流玉米相關知識、到田間地頭參與玉米採摘,詳細了解玉米的特色。在直播中,她既會講解玉米的品質、口感和營養價值,還會介紹種子來源、玉米種植及管理方法等。除了玉米,她還介紹北&頭村的美景和農耕文化,吸引客人到此體驗田園風光。
截至2023年10月,王翠雲和村民們通過視頻直播銷售玉米為北&頭村增收10萬餘元。談及未來,她説要繼續提升自己的直播技巧,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助力鄉村農業發展。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在北京市平谷區北&頭村村委會,王翠雲(右三)與村民一起剝玉米(10月4日攝)。
52歲的王翠雲是北京市平谷區平谷鎮北&頭村人,她當過老師、經營過小賣部,如今她發揮自己視頻直播方面的特長,助力北&頭村玉米産業發展,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王大嬸”。
2022年,北&頭村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合作成立“博士農場”,引進適合當地土壤特質的優良玉米品種,此時平谷區也正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産品。2022年7月玉米豐收後,王翠雲第一時間參加了村裏的電商直播培訓。自此,她在實踐學習中努力進步,逐漸成為村中電商銷售領頭人,更與村民分享經驗,一同通過直播宣傳當地玉米。
為了讓觀眾更了解北&頭村玉米,王翠雲不僅用心撰寫直播文案、練習直播話術,更與“博士農場”專家交流玉米相關知識、到田間地頭參與玉米採摘,詳細了解玉米的特色。在直播中,她既會講解玉米的品質、口感和營養價值,還會介紹種子來源、玉米種植及管理方法等。除了玉米,她還介紹北&頭村的美景和農耕文化,吸引客人到此體驗田園風光。
截至2023年10月,王翠雲和村民們通過視頻直播銷售玉米為北&頭村增收10萬餘元。談及未來,她説要繼續提升自己的直播技巧,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助力鄉村農業發展。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王翠雲(左一)與村民一起在北&頭村一處玉米地採摘玉米(10月4日攝)。
52歲的王翠雲是北京市平谷區平谷鎮北&頭村人,她當過老師、經營過小賣部,如今她發揮自己視頻直播方面的特長,助力北&頭村玉米産業發展,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王大嬸”。
2022年,北&頭村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合作成立“博士農場”,引進適合當地土壤特質的優良玉米品種,此時平谷區也正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産品。2022年7月玉米豐收後,王翠雲第一時間參加了村裏的電商直播培訓。自此,她在實踐學習中努力進步,逐漸成為村中電商銷售領頭人,更與村民分享經驗,一同通過直播宣傳當地玉米。
為了讓觀眾更了解北&頭村玉米,王翠雲不僅用心撰寫直播文案、練習直播話術,更與“博士農場”專家交流玉米相關知識、到田間地頭參與玉米採摘,詳細了解玉米的特色。在直播中,她既會講解玉米的品質、口感和營養價值,還會介紹種子來源、玉米種植及管理方法等。除了玉米,她還介紹北&頭村的美景和農耕文化,吸引客人到此體驗田園風光。
截至2023年10月,王翠雲和村民們通過視頻直播銷售玉米為北&頭村增收10萬餘元。談及未來,她説要繼續提升自己的直播技巧,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助力鄉村農業發展。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在北京市平谷區北&頭村“博士農場”,王翠雲(左)採摘玉米(10月4日攝)。
52歲的王翠雲是北京市平谷區平谷鎮北&頭村人,她當過老師、經營過小賣部,如今她發揮自己視頻直播方面的特長,助力北&頭村玉米産業發展,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王大嬸”。
2022年,北&頭村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合作成立“博士農場”,引進適合當地土壤特質的優良玉米品種,此時平谷區也正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産品。2022年7月玉米豐收後,王翠雲第一時間參加了村裏的電商直播培訓。自此,她在實踐學習中努力進步,逐漸成為村中電商銷售領頭人,更與村民分享經驗,一同通過直播宣傳當地玉米。
為了讓觀眾更了解北&頭村玉米,王翠雲不僅用心撰寫直播文案、練習直播話術,更與“博士農場”專家交流玉米相關知識、到田間地頭參與玉米採摘,詳細了解玉米的特色。在直播中,她既會講解玉米的品質、口感和營養價值,還會介紹種子來源、玉米種植及管理方法等。除了玉米,她還介紹北&頭村的美景和農耕文化,吸引客人到此體驗田園風光。
截至2023年10月,王翠雲和村民們通過視頻直播銷售玉米為北&頭村增收10萬餘元。談及未來,她説要繼續提升自己的直播技巧,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助力鄉村農業發展。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在北京市平谷區北&頭村村委會,王翠雲(右)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王榮煥研究員交流玉米知識(10月19日攝)。
52歲的王翠雲是北京市平谷區平谷鎮北&頭村人,她當過老師、經營過小賣部,如今她發揮自己視頻直播方面的特長,助力北&頭村玉米産業發展,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王大嬸”。
2022年,北&頭村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合作成立“博士農場”,引進適合當地土壤特質的優良玉米品種,此時平谷區也正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産品。2022年7月玉米豐收後,王翠雲第一時間參加了村裏的電商直播培訓。自此,她在實踐學習中努力進步,逐漸成為村中電商銷售領頭人,更與村民分享經驗,一同通過直播宣傳當地玉米。
為了讓觀眾更了解北&頭村玉米,王翠雲不僅用心撰寫直播文案、練習直播話術,更與“博士農場”專家交流玉米相關知識、到田間地頭參與玉米採摘,詳細了解玉米的特色。在直播中,她既會講解玉米的品質、口感和營養價值,還會介紹種子來源、玉米種植及管理方法等。除了玉米,她還介紹北&頭村的美景和農耕文化,吸引客人到此體驗田園風光。
截至2023年10月,王翠雲和村民們通過視頻直播銷售玉米為北&頭村增收10萬餘元。談及未來,她説要繼續提升自己的直播技巧,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助力鄉村農業發展。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在北京市平谷區北&頭村“博士農場”,王翠雲(右二)採摘完玉米後與村民交流(10月4日攝)。
52歲的王翠雲是北京市平谷區平谷鎮北&頭村人,她當過老師、經營過小賣部,如今她發揮自己視頻直播方面的特長,助力北&頭村玉米産業發展,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王大嬸”。
2022年,北&頭村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合作成立“博士農場”,引進適合當地土壤特質的優良玉米品種,此時平谷區也正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産品。2022年7月玉米豐收後,王翠雲第一時間參加了村裏的電商直播培訓。自此,她在實踐學習中努力進步,逐漸成為村中電商銷售領頭人,更與村民分享經驗,一同通過直播宣傳當地玉米。
為了讓觀眾更了解北&頭村玉米,王翠雲不僅用心撰寫直播文案、練習直播話術,更與“博士農場”專家交流玉米相關知識、到田間地頭參與玉米採摘,詳細了解玉米的特色。在直播中,她既會講解玉米的品質、口感和營養價值,還會介紹種子來源、玉米種植及管理方法等。除了玉米,她還介紹北&頭村的美景和農耕文化,吸引客人到此體驗田園風光。
截至2023年10月,王翠雲和村民們通過視頻直播銷售玉米為北&頭村增收10萬餘元。談及未來,她説要繼續提升自己的直播技巧,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助力鄉村農業發展。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在北京市平谷區北&頭村“博士農場”,王翠雲採摘玉米(10月4日攝)。
52歲的王翠雲是北京市平谷區平谷鎮北&頭村人,她當過老師、經營過小賣部,如今她發揮自己視頻直播方面的特長,助力北&頭村玉米産業發展,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王大嬸”。
2022年,北&頭村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合作成立“博士農場”,引進適合當地土壤特質的優良玉米品種,此時平谷區也正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産品。2022年7月玉米豐收後,王翠雲第一時間參加了村裏的電商直播培訓。自此,她在實踐學習中努力進步,逐漸成為村中電商銷售領頭人,更與村民分享經驗,一同通過直播宣傳當地玉米。
為了讓觀眾更了解北&頭村玉米,王翠雲不僅用心撰寫直播文案、練習直播話術,更與“博士農場”專家交流玉米相關知識、到田間地頭參與玉米採摘,詳細了解玉米的特色。在直播中,她既會講解玉米的品質、口感和營養價值,還會介紹種子來源、玉米種植及管理方法等。除了玉米,她還介紹北&頭村的美景和農耕文化,吸引客人到此體驗田園風光。
截至2023年10月,王翠雲和村民們通過視頻直播銷售玉米為北&頭村增收10萬餘元。談及未來,她説要繼續提升自己的直播技巧,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助力鄉村農業發展。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在北京市平谷區北&頭村村委會,王翠雲通過視頻直播銷售玉米産品(10月23日攝)。
52歲的王翠雲是北京市平谷區平谷鎮北&頭村人,她當過老師、經營過小賣部,如今她發揮自己視頻直播方面的特長,助力北&頭村玉米産業發展,村民們親切地稱她為“王大嬸”。
2022年,北&頭村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合作成立“博士農場”,引進適合當地土壤特質的優良玉米品種,此時平谷區也正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産品。2022年7月玉米豐收後,王翠雲第一時間參加了村裏的電商直播培訓。自此,她在實踐學習中努力進步,逐漸成為村中電商銷售領頭人,更與村民分享經驗,一同通過直播宣傳當地玉米。
為了讓觀眾更了解北&頭村玉米,王翠雲不僅用心撰寫直播文案、練習直播話術,更與“博士農場”專家交流玉米相關知識、到田間地頭參與玉米採摘,詳細了解玉米的特色。在直播中,她既會講解玉米的品質、口感和營養價值,還會介紹種子來源、玉米種植及管理方法等。除了玉米,她還介紹北&頭村的美景和農耕文化,吸引客人到此體驗田園風光。
截至2023年10月,王翠雲和村民們通過視頻直播銷售玉米為北&頭村增收10萬餘元。談及未來,她説要繼續提升自己的直播技巧,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助力鄉村農業發展。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