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麗麗:數字工程支撐科技成果高效轉化 從源頭打造優質工程基因新業態-新華網
2023 09/07 14:46:48
來源:新華財經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麗麗:數字工程支撐科技成果高效轉化 從源頭打造優質工程基因新業態

字體:

  新華財經北京9月4日電(記者張斯文)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科協副主席、北京石油學會理事長孫麗麗在3日舉行的未來産業展望暨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加快科技創新是石化業等高精特新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 

  孫麗麗指出,石化産業是非常複雜的流程工業,石化領域的科技創新與轉化涉及到催化劑研發、工藝創新、工程轉化、集成優化以及智能製造、集成控制、高效運維等技術,因此研究石化工程創新各階段、各環節數字工程孿生的相互關聯和依存關係尤為重要。

  孫麗麗&&,研究建立研發設計與數字工程孿生新範式,開創從研發、規劃、設計源頭打造石化工廠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工程生態環境,對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綠色高效生産力意義重大。

  在談及創新生態範式的研究與實踐時,孫麗麗認為要突破高壁壘的核心技術,還要與多領域技術系統集成並創新應用,就要組織多團隊跨領域更高效率地協同攻關和設計建設。為此,必須探索工程建設新業態,構建工程管理新模式。她進一步從五方面來闡述。一是規劃設計新生態。統籌各方利益,從源頭上建立石化工廠和社會利益、生態環境共生的目標體系,建立了以數據庫和模型庫為基礎的專家支持系統,打破了專業間的壁壘。建立了技術、經濟、環保為一體的綜合量化評估方法,形成專家評估決策系統,破除了知識和思維局限,實現方案比選、全流程優化和運營與診斷一體化聯動,提升企業整體優化水平和盈利能力。二是創新研發新範式。從源頭上建立多領域一體化柔性創新團隊,實現了信息共享,能夠快速進行迭代優化,提高了關鍵技術的創新和放大實施的精準性和高效性。三是工程集成新模式。參建各方依據契約關係聯接數字工程&&,實現多專業集成設計,採購信息自動關聯,裝備製造適時監控,施工可視模擬,提升了設計建設集成優化的效能。四是工程交付新形態,基於數字工程&&,以研發對象和工程實體為核心進行信息管理和智能關聯。自動採集研發、設計和建設全過程的數據信息,實現石化工程的數字孿生,為石化企業的智能製造奠定堅實基礎。五是服務方式的新業態。基於反應動力學和熱力學原理,應用神經網絡和線性規劃,建立不同工藝過程的機理模型,與運維數據集成,可實時優化操作和遠程診斷,提升工程服務的敏捷化和精準化。

  “近二十年來,我們在數字工程領域持續進行體系構建和模式創新,因此在規劃、設計、建造、管控和交付形態、服務方式方面都産生了深刻變化。重大石化工程實踐也表明,數字工程新模式會讓創新更精準,設計更優化,管理更高效,讓産品更綠色,實現從科技創新到工程交付數字孿生。”孫麗麗&&。

  孫麗麗&&,面向未來,在打造世界領先能源化工創新體系中,基於數字工程,將持續完善石化工程從規劃、研發、設計到製造、建設的全産業鏈多領域、多時空、深層次的協同鏈,從源頭打造優質工程基因的新業態,加快推動從科技創新到工程轉化再到智能製造並邁向綠色生産發展新階段。

【糾錯】 【責任編輯:孔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