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在服貿會上感受防災減災氣象科技-新華網
2023 09/06 15:52:37
來源:新華網

新華全媒+|在服貿會上感受防災減災氣象科技

字體:

  新華社北京9月6日電(記者倪元錦)天氣疼痛預報、基於溫度數據的農業保險、能區別凍雨和冰雹的傳感器、30秒就能完成一次掃描的天氣雷達……在今年服貿會的第三屆全球氣象服務與裝備展上,觀眾可通過視頻動畫和系統演示、參觀實物模型、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沉浸式感受氣象科技的最新成果和技術應用。

  精細準確可定制  

  已連續三年參加服貿會的中科星圖維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一款氣象智能預報預警&&,具有人工智能預報和經典氣象預報雙模型引擎,可根據目標區域的地理位置和氣象條件自動進行高分辨率追蹤預報,為農業、能源、交通、應急等行業提供精細、準確、及時的預報預警信息。

  預報預警搶時間

  在杭州佐格通訊設備有限公司展區,一輛越野車引人注目。它集氣象觀測、立體觀測、無人探測以及強大的衛星通訊系統、數據顯示與指揮系統於一體,可服務於氣象監測預警、重大突發事件、重大活動保障以及搶險救災等活動。

  全球氣象服務與裝備展上的佐格通訊設備展區。(受訪者供圖)

  浙江宜通華盛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X/C波段雙偏振相控陣天氣雷達”,其“絕技”是30秒完成一次掃描,資料獲取頻率比傳統業務雷達提高12倍,空間分辨率可精確到30米,能更好地對冰雹、颱風、暴雨等局地強天氣進行精細監測和預報,還能反映中小尺度強天氣發生過程中三維強度與三維風場變化的趨勢,可提升局地強天氣的臨近預警預報能力。

  防災減災促發展

  國家氣候中心編制的《“一帶一路”氣候報告:2023》在服貿會期間發布。國家氣候中心副總工程師劉洪濱介紹,“一帶一路”區域範圍廣闊,橫跨多種不同類型氣候區,氣候條件的區域差異極為顯著,自然災害種類多。適應氣候變化不利影響、降低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氣象災害風險,是區域內各個國家和地區謀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

  國內氣象裝備研製企業航天新氣象科技有限公司在服貿會上展示了“一帶一路”沿線應用的氣象裝備。近年來,該企業通過援助、出口等方式,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多類氣象雷達、探空儀、自動氣象站等産品,促進當地防災減災、經濟發展。

  全球氣象服務與裝備展上的航天新氣象科技有限公司展區。(受訪者供圖)

  大連商品交易所展出的“中央氣象&-大商所溫度指數”,為相關溫度敏感行業提供直觀、全面的信息。它與保險産品相結合,可以有效應對溫度異常變化給農業生産帶來的風險,為實體産業應對和管理天氣風險、防災減災,提供決策參考。

【糾錯】 【責任編輯:陶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