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來,伊犁河谷的山花進入盛花期。畫面中是新源縣的萬畝野果林,一望無垠,滿眼蔥綠,一些野蘋果樹的枝頭挂滿白色的花朵,開得密密匝匝,生機勃勃。
漫山花開 伊犁河谷芬芳醉人
追一路繁花,看一路繁華。央視新聞頻道《追着花兒看新疆》系列報道,從今天(5月22日)開始連續三天,總台報道團隊將在新疆伊犁、和田、塔城等地進行探訪,帶您欣賞新疆壯美的自然景觀、淳厚的風土人情、蓬勃的社會風貌,見證和記錄新疆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各族群眾的幸福生活。今天,我們帶大家走進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一起來看那兒的漫山鮮花。
5月以來,伊犁河谷的山花進入盛花期。畫面中是新源縣的萬畝野果林,一望無垠,滿眼蔥綠,一些野蘋果樹的枝頭挂滿白色的花朵,開得密密匝匝,生機勃勃。過去,因為過度放牧和蟲害,野果林面積和樹種都有不同程度減少。這幾年,當地建立保護區進行生態修復,野生果樹基因庫得以保存,現在有野杏、野蘋果、野山楂等43個物種。
眼下,霍城縣漫山遍野的天山紅花熱烈綻放,一簇簇,一片片,紅花點綴在綠草間,形成一片亮麗的花海。在雨水充足的年份,5月至6月,天山紅花都會在河谷內的各大草原上次第開放。
在特克斯縣喀拉峻草原,黃色的金蓮花競相盛放,草原上猶如披上了一條金黃的地毯。近年來,伊犁州不斷加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持續加強對草原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持續提升,百花在漫山遍野中搖曳,芬芳醉人。
天山花海繁似錦 “經濟之花”惠民生
利用伊犁河谷優越的自然生態資源,當地在伊寧縣喀什鎮建設了天山花海景區,打造獨具特色的農旅示範基地,讓這片花海開出了惠及民生的“經濟之花”。
總台記者 信任:一路追着花香,我們現在來到了位於伊犁河谷的天山花海,在這兒一共種植了十多種的花,它們是按照不同的季節依次開放。眼下,正是這裡的芍藥盛開的季節,當地的工作人員也是特地手編了一個花環送給我,戴着這樣一個漂亮的花環站在花叢中,可以説所有的感官都被調動起來了。顏色各式各樣的芍藥花非常絢麗奪目,而且還能聞到陣陣花香。芍藥花它象徵着富貴和美,它的花語是依依惜別,坦誠相待。不僅它的花具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而它的根部也是具有藥用價值的。到了秋天,這些芍藥的枝葉枯萎之後,種植戶就可以在這裡採挖白芍了。
大家看我手裏拿的這束花,除了芍藥之外,還有藍香芥、油菜花、大濱菊和亞麻花,它們都是天山花海這個季節盛開的花。這個亞麻花要特別給大家介紹一下,它非常神奇,每天上午開放,下午凋謝。除了花美觀,亞麻籽可以榨出食用油,提取出來的亞麻纖維也是柔軟耐磨,可以用來做高級服裝。不僅是芍藥和亞麻,當地還從薰衣草等花中提取香料、精油,通過花經濟和農副産品深加工,結合休閒旅游打造農旅主題觀光基地,天山花海每年收益可達近10億元。
剛才我們説,這裡的花是汗水澆灌出來的,因為在6年前,我所在的這6萬畝地還是一片荒山。我們可以從當時拍攝到的視頻中看到,因為乾旱少雨,過去這裡看上去很荒涼,經過改良土壤、高效節水等項目之後,萬畝荒地重現了綠色。這裡也為周邊的村民提供了2000多個固定就業崗位,周邊的村民可以在這裡工作,同時還有土地流轉的租金收入。在這兒,經濟發展之花就像我手中的這束花一樣,會越開越美。
老城變身文旅街區 多民族共享幸福家園
我們剛剛看到了“經濟之花”在伊犁河谷綻放,其實,地處伊犁河谷中心位置的伊寧市也與花有着不解之緣。相對濕潤的氣候條件,使得城裏處處鮮花盛放,所以伊寧市也被當地人稱作“花城”。接下來,我們就和記者一起去看看伊寧老城多民族“旅居共享”的幸福家園,感受那裏的民族團結之花。
總台記者 信任:他們説,六星街的故事,要從手風琴説起。在這裡,喚醒每個清晨的不是鬧鐘,是手風琴熟悉的旋律。你見過800多種不同的手風琴嗎?這是當地居民亞歷山大先生的私人收藏。鎮館之寶,距今已經有將近200年的歷史了,這個小的手風琴是不是很特別,看它的形狀是六邊形,就像是六星街的形狀。
六星街位於伊寧市北側,有六條主幹道從中心向外輻射,是多民族聚居區,也是當地打造的旅游街區。
讓我去探索六星街,我可能會避開網紅打卡地,還有大家讚不絕口的手工冰激凌,我會感嘆這佔地47公頃的街區,是如何讓13個民族和諧生活的。
這是一支由多民族音樂愛好者組成的樂隊,把他們聚在一起的除了共同的愛好,還有情誼。換上維吾爾族特色的艾德萊斯裙,嘗一口哈薩克族的包爾薩克,時光讓各民族的文化在這裡交融。
在伊寧市的老街,你沿着路邊隨便逛逛,也許就會收穫意外的甜蜜。
如果要我從觀光的角度出發介紹這裡,我想説處處都是風景。但我更想説,好的旅行不是我在你的城市追光,也不是走馬觀花,而是推開那扇門,走進當地的生活。
在喀讚其老街,每一塊高飽和的藍墻,都拼出了伊犁藍獨特的味道。門口開滿的鮮花,是主人對生活的態度,這裡的孩童會被路邊的馬車吸引,這裡的人民樸實熱情。
如果問我最喜歡這裡什麼,我想告訴你,不是馬車上溫柔的風,也不是陽光下盛開的花,而是他們簡單的幸福。
“援疆之花”開遍伊犁河谷
音樂、鮮花、美食,我們感受到了伊犁人民的美好生活。多年來,為了建設更美好的新疆,全國19個省市對口支援新疆多地,涵蓋經濟、科技、教育、醫療、人才等全方位支援新疆的機制,為天山南北發展注入澎湃動力。其中,江蘇省對口支援伊犁州,不久前江蘇省新一批援疆醫生抵達伊犁州中醫院,目前已經全面開展工作。
5月17日,伊犁州中醫院泌尿外科在江蘇省援疆專家的帶領下,完成了一場高難度手術。這名患者受尿結石困擾半年多,之前的治療效果不佳。
患者親屬 孫中凱:剛好我們聽説江蘇省中醫院的魏醫生在我們這,我們慕名過來的,我們這個地方援疆醫生,援疆老師都特別多,他們都比較優秀,所以我們也相信他們。
面對患者輸尿管極其狹窄且扭曲的情況,援疆醫生魏雲飛在手術過程中,與江蘇省中醫院權威專家遠程會診,在後方的指導下,成功將患者體內的結石粉碎並取出,手術圓滿完成。
江蘇省中醫院援疆醫生 魏雲飛:我們一批批的援疆醫生在這裡,不僅僅在於看多少門診,做多少&手術,更重要的是,幫助這裡的醫療水平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魏雲飛是醫療援疆專家中的一位。據介紹,去年以來,有77家江蘇醫療機構與伊犁州15所醫院的86個重點科室結對共建,引進新技術82項,其中29項填補了當地空白,讓各族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的診療服務。
不僅是醫療援疆,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省一直圍繞基礎民生、産業發展、交往交流交融等重點展開援疆工作,特別是在産業發展方面,不斷深化兩地産業合作,打造了9個特色園區,落戶180多家企業。同時,江蘇省還支持伊犁州各類醫院、學校提升硬體水平,打造優勢科室、學科,獲得了當地群眾的普遍認可。
江蘇省對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 李佔超:今年我們繼續堅持精準援疆,充分徵求地方(伊犁)各界意見建議,項目的選擇充分考慮幹部群眾急需解決的急難愁盼問題,以“江蘇所能”貼近和服務“伊犁所需”,讓蘇伊合作之花開遍伊犁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