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北方燕山山脈與陰山山脈交匯處有一山口,蒙古語稱之為烏蘭察布,翻譯成漢語就是“紅山口”。
烏蘭察布市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是內蒙古距北京最近的一個地級市,僅240公里。正如當地人所説的那樣:北京向西一步,就是烏蘭察布!
塞外第一“路”
路,用今天的解釋就是“道路”。然而,在我國宋元時期,是指行政區域名。宋代的“路”相當於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當於明清的府。“集寧路”就是元代的一個“路”,而且是當時的塞外第一“路”。
據內蒙古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張紅星介紹,集寧路為元代建置。最早是金代集寧縣,建於金章宗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當時是草原與中原地區商貿交易的重要場所。元代初年升為集寧路,為汪古部轄境,屬中書省管轄。
經過800多年風吹雨打,戰火洗禮,元代集寧路如今僅存古城遺址,位於今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巴音塔拉鎮土城子村。2002年在修建高速公路時,對古城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張紅星説,考古人員先後從這裡出土了磁州窯、龍泉窯、鈞窯、景德鎮窯、耀州窯、建窯、吉州窯、定窯8個窯係瓷器及銅器、鐵器、金銀器等一大批珍貴文物。元代集寧路古城遺址曾被評為200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除集寧路遺址外,烏蘭察布市還是大窯文化、仰韶文化、岱海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被考古學家蘇秉琦讚譽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如今,幾千年光陰過去了,隨着“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深入推進,烏蘭察布市又成為我國向北開放的國際物流樞紐節點和中蒙俄經濟走廊重要國際物流基地。
↑烏蘭察布市離北京市最近距離為240公里
烏蘭察布市商務局副局長徐國棟説:“自古以來,烏蘭察布就是中原地區通往俄羅斯、歐洲必經的驛站。如今,隨着‘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深入推進,這裡更是西北地區向東南出海的必經之地,也是我國通往蒙古國、俄羅斯和東歐國家的重要國際陸路通道,向北開放的國際物流樞紐節點和中蒙俄經濟走廊重要國際物流基地。”
依託獨特區位交通優勢,烏蘭察布市暢通物流通道建設,與俄蒙合作建成烏蘭察布——烏蘭巴托——烏蘭烏德“三烏通道”;與天津港、曹妃甸港合作建成內陸港,成為俄蒙産品成本最低的“出海口”;着眼國際航空通道完成了集寧機場航站樓國際流程改造。
五輛一排、整齊排列,操作工人有序將汽車裝上集裝箱,不日將發往國外……走進七蘇木中歐班列樞紐物流基地,鐵軌上整齊排列的集裝箱裝載着各種各樣的貨物,期間不斷有貨車進入倉儲區,汽車、木材等琳瑯滿目的物品等待着裝載或卸載。對講機裏時不時傳出聲音,裝載、運送,物流基地滿是工人忙碌的身影。
七蘇木中歐班列樞紐物流基地是烏蘭察布市打造的向北開放橋頭堡。自2016年首次開行以來,累計開行580列,23774車。
物流大通道與中歐班列樞紐物流基地的建設,縮短了時空距離,使烏蘭察布市漸漸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首都經濟圈”中。
陰山“打卡地”,京郊“後花園”
當北京七月驕陽似火、酷暑難耐之時,如果向西一步來到烏蘭察布市,頓時會感到草原七月天,風吹愜意人。“中國草原避暑之都”名不虛傳。
烏蘭察布市文化旅游體育局張璐介紹,烏蘭察布市夏季平均氣溫只有18.8攝氏度,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達39.3%,2021年空氣指數優良天數達到336天,真正實現了“呼吸自由”。
蘇木山,位於燕山與陰山山脈交匯處,是首都“母親河”永定河的水源涵養地,華北地區重要的“生態要塞”,最高點2334.7米,是烏蘭察布市“珠峰”。
↑內蒙古最大的人工林場蘇木山
蘇木山佔地面積27萬畝,是內蒙古最大的人工林場,森林覆蓋率74.8%。沿蛇形山徑攀援而行,但見怪石嶙峋,花草紛繁,但聞松濤陣陣,百鳥爭鳴,林秀而山美,把蘇木山裝點得俏麗多姿。
如今,蘇木山已建成森林公園,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每年吸引20多萬人前來休閒度假。只不過蘇木山是烏蘭察布市生態文明建設結出的纍纍碩果之一。
夜空深邃,繁星滿天,潔白的月光灑在草原上,天地間一片靜謐,晚風輕輕吹過,空氣中的花草香氣摻雜着歡愉氣氛,和草原的約定就此兌現。
作為內蒙古大草原的一部分,烏蘭察布市的美也集中體現在草原之上,這裡有“神舟”飛船回歸的杜爾伯特大草原,也有國內著名的烏蘭哈達火山草原,還有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輝騰錫勒高山草甸鮮花草原,草原多樣性在內蒙古獨一無二,被譽為“草原博物館”。
“牛馬千百成群,遠遠地走來,如綠海上的沙鷗萬點。倚杖當風,心曠神爽!這種無邊高朗的天空、無限平闊的草原,無盡清炎的空氣,是只有西北高原才能具備的……”這是作家冰心筆下20世紀三十年代的集寧區。
集寧區,烏蘭察布市中心城區。位於市區的霸王河公園,天藍水清,樹綠景美;漫步於棧橋之上,呼吸着清新空氣,陶醉在生態美景當中;徜徉在泉玉嶺景區,惠風和暢,游人如織,宛如置身一幅游人賞景、水鳥嬉戲、人水和諧的美麗畫卷中……
霸王河是集寧區的“母親河”。十多年前,由於持續乾旱,霸王河地下水位曾下降嚴重,加上垃圾侵佔河道,兩岸都是採石場,導致整個河道一度變成臭水溝、亂石灘,當地居民避之不及。
↑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景色
2010年秋,霸王河綜合治理工程開工建設。依託白泉山、老虎山、臥龍山、霸王河、泉玉嶺河自然地貌,一條長約15公里、寬約1公里的水域綠化景觀帶被打造出來,霸王河公園變身休閒“打卡地”。
來自北京市的王霞,是一名在烏蘭察布市從事大數據工作的職員,由於工作原因,她經常往返於兩地。工作之餘,她喜歡在霸王河公園散步,這裡已經成為她快節奏生活的重要調劑。
“藍天碧水、綠草鮮花,我喜歡帶着孩子或朋友來這裡游玩,非常愜意。”王霞笑着説。
北京有烤鴨,卓資有熏雞
説起“北京烤鴨”,人們再熟悉不過了;提到“卓資熏雞”,已有近百年歷史,與“德州扒雞”“道口燒雞”並列為我國“三雞”。
據卓資熏雞協會會長李吉慧介紹,卓資熏雞是烏蘭察布市卓資縣一道傳統名食,2019年12月17日,卓資熏雞被正式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名錄”。
“卓資熏雞”以個大體肥、色澤紅潤、味道鮮美、肉質細嫩而聞名於華北各省、長城內外。尤其是京包、包蘭、包太等幾條途經卓資山的鐵路線,將其帶到了全國各地。
“卓資熏雞”食品製作加工有近百年歷史。因這一帶的雞個大肉嫩,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初,人們就加工滷雞出售。三十年代初,在河北張家口德勝堂當學徒的李珍和北京張蘭太先後來到卓資山,他倆把河北製作燒雞的經驗與本地製作滷雞的方法結合起來,改革工藝,發明了熏雞技藝。
李吉慧説,目前,全縣熏雞加工戶發展到29戶,年銷售突破230萬隻,從業人員達到600多人。下一步,將通過政府政策引導,企業生産創新,經營思路轉變,使卓資縣熏雞産業經過五年的發展,銷量由現在230萬隻突破到2000萬隻,從業人員達到5000多人,創造利稅1000萬元。
“豐鎮月餅”是烏蘭察布的另一道美味,也是全國唯一的胡麻油月餅,其特點是焦黃松軟、香脆可口、綿甜悠長、油而不膩、可謂常吃常新。
當地人説,豐鎮月餅剛出爐時,餅內層次分明、面鋒如刀、入口松化有“飛毛利刃”之稱。久而藏之於甕壇,則松軟柔和、綿甜適口。倘若在壇甕之內放些許美酒、香果,那更是聞之四溢飄香,入口滿嘴果香。
據豐鎮月餅第五代傳承人常曉峰介紹,“豐鎮月餅”是內蒙古豐鎮市的地方特産,當地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就開始自製月餅,迄今有260多年的歷史,不僅是豐鎮人民喜愛的甜食,也在周邊山西大同、陽高,河北宣化、張家口和內蒙呼和浩特、包頭、集寧較為有名。
2009年,“豐鎮月餅”製作技藝被收錄在《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5年,“豐鎮月餅”獲得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頒發的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目前,全市共有月餅加工企業和作坊160余家,直接和間接帶動就業10000多人。
風從草原起,電送北京城
“輝騰錫勒”蒙古語意為“清涼的山崗”,因風力資源豐富而得名,是建設風電場理想的場所。如今,一排排風電機猶如“白色森林”,碩大的風翼就像一架架“大風車”,在草原勁風吹動下緩緩轉動,形成一大景觀。
説到“白色森林”,就不能不説烏蘭察布市那一排排迎風旋轉的“大風車”,那一片片“追光逐日”的光伏板,清潔能源正源源不斷從這裡向外輸出。
↑網紅打卡地輝騰錫勒黃花溝草原風電場
烏蘭察布市資源富集、礦産豐富,特別是綠色能源供應充足,有效風場面積佔全國的十分之一、內蒙古的三分之一。目前,全市新能源總裝機752萬千瓦,素有“空中三峽、風電之都”美譽。
集寧區南,察右前旗北,三峽現代能源創新示範園就入駐在這裡的內蒙古察哈爾工業園區內,項目總投資55億元,佔地面積1600多畝,分兩期建設。目前正在施工的一期主要建設創新綜合基地、標準廠房、科研中心、能源中心。
三峽現代能源創新示範園現場負責人郝睿介紹,項目建成並投入運營後,將有效促進烏蘭察布市新能源裝備製造業集聚集約發展,提高能源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全面助力烏蘭察布市培育綠色智慧能源産業集群,打造百億級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創建國家級新型智慧創新示範園。
↑建設中的三峽現代能源創新示範園
內蒙古察哈爾工業園區內不僅有三峽現代能源創新示範園,還引進了一批先進新能源裝備製造業企業,為發展壯大新能源産業注入新鮮血液。
運達股份北方總部(烏蘭察布)智能産業基地是集研發、生産、銷售、運維於一體化的高新技術産業基地,是烏蘭察布市“能源+産業”發展模式下引進的重要現代能源裝備製造項目,主要生産4MW、5MW、6MW系列風力發電機組。
“年産500萬千瓦風電機組項目一期廠房外部建設已完工,今年5月發電機組生産設備已投入生産。”基地負責人曾明旺&&,選擇在烏蘭察布市建立北方總部智能産業基地,就是瞅準了當地的資源和區位優勢。
在遠景零碳經濟産業園葉片工廠項目生産車間,同樣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生産風機葉片的模具已組裝到位,另一邊,射流機組已安裝完畢,能夠為生産葉片提供合適的室內溫度。
遠景能源烏蘭葉片工廠項目現場經理張利民介紹,“立足産業化需要,我們除了生産超低風速下風電複合材料葉片外,還將重點研究風電葉片生産過程中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以及製造設備開發。”
近年來,立足資源、區位和産業基礎優勢,烏蘭察布市緊緊抓住“十四五”新能源發展機遇,持續引進新能源技術研發、裝備製造優勢企業。目前,烏蘭察布市風光總裝機746.8萬千瓦,佔全市發電裝機的比重達48%,高於內蒙古平均水平約13個百分點,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倍,為實現全市清潔低碳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北京“數據庫”,草原“算力城”
烏蘭察布市的綠色能源,一方面保供北京城,另一方面用來支持大數據産業發展。烏蘭察布的綠色能源,以及夏季冷涼氣溫、玄武岩穩定的地質結構,吸引了大數據企業的目光,因為這些條件是“最適合投資數據中心的城市和地區”。
如今,這裡相繼建成了基礎設施完善的大數據産業園,打通了直通北京點對點專用雙回路大容量光纜數據通道……2021年底,烏蘭察布市獲批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一個國家“數據庫”、草原“算力城”拔地而起,烏蘭察布市也因此被稱為“草原雲谷”。
烏蘭察布有256萬台服務器規模,在國內處於領先位置。256萬台是什麼概念?舉個例子,快手在烏蘭察布建設的快手智能雲大數據中心將承載30萬台服務器,存儲容量達到600億GB。如果日常存儲一部電影需要5GB的話,那麼600億GB就可以存儲120億部電影。
指示燈飛速閃爍,“嗡嗡”低響聲回蕩,一台&整齊排列的服務器正在存儲、讀取和傳送着海量數據。總佔地面積3997畝的烏蘭察布大數據産業園內,24個數據中心、316萬台服務器正在高速運轉,千千萬萬的數據正存儲到“草原雲谷”烏蘭察布。
烏蘭察布大數據副局長馬少明説:“借助大數據、雲計算,烏蘭察布市不斷推進政用、商用、工業、農牧業、服務業等領域大數據深入應用。工業方面已有700家上雲企業,8家企業完成兩化融合貫標,豐鎮市高科技氟化學工業園區5G+智慧數字雲&&已成為內蒙古工信廳綜合業務&&。”
農牧業方面,烏蘭察布市有20余&高空測報燈和地面蟲情測報燈以及36&馬鈴薯晚疫病監測儀,全面監測草地螟、粘蟲、馬鈴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蟲害的發生發展動態;已有239家生産經營主體納入國家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大型奶牛養殖企業初步實現了生産環節的數字化管理。
服務業方面,先後有10個旗縣獲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建成投入使用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11個,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61個,村級服務網點570個,以及示範縣級快遞物流分撥中心11個。
如今,“草原雲谷”一個個關乎民生的數據應用,悄無聲息地改變着烏蘭察布市,也改變着北京市,讓兩地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草原麥菜薯,京畿大廚房
G6京藏高速烏蘭察布段,一車車麥菜薯,一車車乳蛋奶,源源不斷地向着北京方向行駛,幾個小時後,這些東西便進了京津冀千家萬戶的廚房,並在巧婦烹調後端上餐桌。
烏蘭察布市有“中國馬鈴薯之都”“中國燕麥之都”“中國草原酸奶之都”等美稱。2018年12月13日,烏蘭察布市入選中國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名單。
烏蘭察布市是個令人驚喜的城市,草原帶來的視覺美感,衝抵不了舌尖上的美味;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讓這裡孕育出享譽世界的綠色有機食材,牛羊肉、馬鈴薯和燕麥尤具代表性。
陰山腳下,海拔1400米、北緯41度馬鈴薯黃金産區肥沃疏鬆的沙質土壤,孕育了綿沙可口的烏蘭察布馬鈴薯,這是大自然的饋贈。目前,全市從東到西形成了長達250公里的馬鈴薯産業帶,馬鈴薯種植面積達300萬畝以上。烏蘭察布市也因此獲得“中國薯都”稱號。
仲夏時節,烏蘭察布市大地上處處洋溢着忙碌的喜悅,孕育着收穫的希望。走進宏福現代農業産業園,智能溫室內關不住的綠意從玻璃墻恣意透出,一架架蓬勃生長的番茄藤蔓,在智能溫室裏匯成“綠海”,一串串品種各異、玲瓏可人的櫻桃番茄“顏值”爆表,黃色的晶瑩,紅色的粲然。
↑包裝好的新鮮果蔬
園區項目專員馮進告訴記者,“‘綠色’,是我們永遠追求的金字招牌。為了實現真正的綠色發展,我們在種植過程中綜合使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最大程度減少農藥使用,灌溉用水也要經過嚴格過濾,確保産品無污染、無農藥殘留。”
察右前旗規模最大的馬鈴薯及果蔬生産加工企業——內蒙古薯都凱達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産線上,一袋袋“心裏美”蘿蔔拆包、上線,經過水洗、去皮、切片、凍幹、篩選、油浴等一道道嚴格程序後,包裝上市。
察右中旗陰山優麥“燕麥隨身杯”早餐産品,用美味與健康在各大電商&&實現“爆火”。“‘燕麥杯’是燕麥、牛奶加水果的優質組合,吃起來甜味很淡,能泡出滿滿一杯,當早點量挺足的。”烏蘭察布市市民郭紫薇女士是陰山優麥“燕麥隨身杯”的忠實粉絲。
當綠色農畜産品受到追捧時,烏蘭察布市乳業也獲得不俗的市場表現。烏蘭察布市酸奶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名錄,連續四年舉辦草原酸奶大會,“中國草原酸奶之都”的品牌越叫越響亮……
依託傳統乳製品産業基礎,烏蘭察布市利用地處“黃金奶源帶”自然優勢和毗鄰“京津冀大市場”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奶牛養殖、乳品製造等上下游産業,全面提升品牌塑造能力水平,産業規模、産業素質和市場競爭力得到大幅提升。
今年,烏蘭察布市將接續打造綠色農畜産品加工基地,發展壯大“麥菜薯、牛羊乳”六大優勢特色産業,全面實施“凈菜進京”行動,打造服務首都的“中央廚房”,大力培育綠色、有機、地理標誌産品,全面打響“原味烏蘭察布”區域公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