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工匠精神 爭做有追求的職工——記“北京大工匠”、京唐鋼軋作業部MCCR作業區精軋操作工榮彥明-新華網
2023 05/17 11:02:02
來源:首鋼集團

踐行工匠精神 爭做有追求的職工——記“北京大工匠”、京唐鋼軋作業部MCCR作業區精軋操作工榮彥明

字體:


  一個個沉甸甸的榮譽是他努力實幹的見證,也成為了他職業生涯中明亮的軌跡,他是榮彥明,被譽為金牌軋鋼工。

  挑戰極限 軋制精品

  2008年,材料工程專業畢業的榮彥明成為京唐熱軋作業部一名頂崗實習生,參與到了2250熱軋生産線的建設之中,出于對知識匱乏的“本領恐慌”,他分秒必爭提技能、學本領,練就了“眼、心、手”合一,“快、準、穩”軋制的基本功,入職6年,便在技能競賽中奪得了北京市軋鋼狀元。

  “只有不斷挑戰極限、追求極致,工作才更有意義。”這是榮彥明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高難度軋制的鋼種生産,對工藝路線、設備精度、生産操作都是極大考驗。榮彥明憑借著對軋鋼精湛技能的執著追求,不斷攻堅克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新突破:第一個軋制出高強度汽車用鋼;第一個軋制出SPA-H極限規格集裝箱板;第一個軋制出出口瑞士的高表面等級的汽車外板。

  創新突破 敢為人先

  2018年,世界首條多模式全連續鑄軋生産線——MCCR生産線項目落地,作為金牌軋鋼工的榮彥明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建設之中。由于MCCR生産線為世界首例,許多解題方法需要突破性的思考,毫無經驗可借鑒,調試過程異常艱辛。為了快速突破調試瓶頸,榮彥明與建設團隊成員夜以繼日撲在産線上。功夫不負有心人,快速變厚控制、動態竄輥、負荷分配等一係列外方專家都難以破解的技術難題被他們逐一攻克。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僅用了兩年時間MCCR産線便完成了達産目標。

  MCCR鋼卷卷形是産線外觀品質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無頭軋制重點研究課題之一。榮彥明與技術團隊深入研究影響卷形的關鍵因素,通過優化夾送輥輥型等解決了薄規格頭部碎浪難題。同時,積極開發層冷冷卻模式、投入塔形修復設備,極大降低了扁卷和塔形發生率,塔形返修率從5.47%降低到1.44%,為MCCR産線外觀品質提升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MCCR産線攻關的過程中,京唐公司搭建了以榮彥明為領軍人物的創新工作室,團隊攻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産線投産以來,曾經多次嘗試薄板坯領域極限規格(0.8毫米薄板)軋制,均以失敗告終。但是,榮彥明等人並沒有氣餒,而是通過深入分析制約薄規格穩定軋制的不利因素,最終鎖定了造成板形缺陷的原因。為了解決卡脖子難題,榮彥明帶領創新工作室成員開展了專項攻關,通過制定薄規格軋制過程中拉速控制規則,優化活套控制程式等一係列措施,有效緩解了軋制中心線波動造成跑偏問題。同時,軋機治水攻關團隊深入産線,開展設備改造,突破設計瓶頸,獨立摸索出一套適合現場軋制狀態的軋輥冷卻方案,提升了帶鋼溫度和軋輥冷卻的溫度均勻性。在各攻關組的協同努力下,軋制0.8毫米規格這塊硬骨頭終于被啃了下來,而這個過程總結出的經驗《MCCR産線高效軋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也獲得了首鋼科學技術二等獎,MCCR産線制造能力達到行業先進水準。

  凝聚力量 助推發展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榮彥明深知團隊整體技術實力的提升對于完全駕馭這條産線至關重要。他默默下決心:一定要借助創新工作室這個平臺打造一支技術過硬的操作團隊。編教材、定制度、練操作……為了加快MCCR軋鋼人才培養,榮彥明將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身邊同事,培養了一批優秀高技能人才,對産線的順利調試起到了支撐作用,並編寫了《精軋機械培訓》《無頭軋制注意事項》等一係列教材,很多新職工只用1年時間就成長為班組的生産骨幹。

  “如果你在走一條沒有經驗可借鑒的創新之路,要做好反覆嘗試的準備,直到成功。”為了吃透産線,榮彥明與團隊成員深入研究探討。鑄機高拉速、無頭軋制、長輥期與連澆爐數、薄規格軋制、感應加熱器自主維護等30多項技術難題被他們逐個攻破,獲得首鋼科學技術一等獎、二等獎共10項,專利授權29項,獲得京唐公司改善金點子獎、優秀課題和最佳操作法等群眾性創新成果獎16項,專利成果獎5項,發表論文5篇,累計創效上億元。

  經過不懈努力,MCCR生産線各項指標不斷取得新突破,月産量突破19萬噸(超設計産能);平均厚度1.83毫米(超過設計2.17毫米);無頭比例達到95%以上(超設計71%),最高軋制公里數231公里,最薄規格0.8毫米;連鑄機最高拉速達到6.0米/分鐘,通鋼量居世界第一。

【糾錯】 【責任編輯:彭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