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1日電(記者魏夢佳)記者21日從北京大學獲悉,經過近20年努力,中國重大基礎性學術文化項目《儒藏》編纂工程取得重要成果。

這是4月21日在“三藏添新典 時中協太和——《儒藏》‘精華編’成果展”現場拍攝的《儒藏》“精華編”。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21日,“三藏添新典 時中協太和——《儒藏》‘精華編’成果展”在北京大學圖書館舉行。據北京大學副校長、《儒藏》工程首席專家王博教授介紹,目前《儒藏》“精華編”中國部分510種、282冊已全部整理完成,收錄了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儒學文獻,近兩億字,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標誌着《儒藏》‘精華編’主體部分順利完成,《儒藏》工程整體上轉入一個新的階段。”

這是4月21日拍攝的“三藏添新典 時中協太和——《儒藏》‘精華編’成果展”開幕式現場。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儒藏》工程是在現代技術和學術標準之下,將中國儒學傳世文獻、出土文獻與域外文獻萃為一編的一次重大學術實踐。該工程計劃對海內外3000多種儒學典籍文獻進行全面整理。為此,在《儒藏》“精華編”階段,北大邀集了海內外近百所高校與研究機構的400多位專家學者開展聯合攻關研究。
據悉,《儒藏》“精華編”中國部分收錄了中國的儒學傳世文獻458種、出土文獻52種。同時,韓國、日本、越南部分的編纂工作也分別在推進。此外,《儒藏》“精華編”數字化平台已試運行上線,“精華編”單行本也將在今明兩年完成出版。此次展覽展出儒藏“精華編”中國部分282冊以及40余幅圖片。

4月21日,人們在參觀“三藏添新典 時中協太和——《儒藏》‘精華編’成果展”。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2003年,“《儒藏》編纂與研究”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在教育部立項,著名哲學家湯一介教授擔任項目首席專家。2004年,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成立,負責組織實施編纂工作,工程正式啟動。

這是4月21日在“三藏添新典 時中協太和——《儒藏》‘精華編’成果展”現場拍攝的《儒藏》“精華編”。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儒藏》編纂工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儒藏》“精華編”收錄中國儒學文獻510種以及韓國、日本、越南歷史上用漢文著述的儒學文獻160種;第二階段《儒藏》全本計劃收書3000余種(含“精華編”),將以中國豐富的儒學典籍文獻為基礎,基本囊括中、韓、日、越四國歷史上有價值的儒學文獻。
-
2023“京·彩”新征程之新時代首都發展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啟動
近日,2023“京·彩”新征程之新時代首都發展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正式啟動。
-
北京延慶法院發布《環境資源審判白皮書》
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法院21日召開《環境資源審判白皮書》新聞發布會,併發布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
-
朝陽區“就業流動服務站”在藍色港灣亮相
朝陽區人力社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拓展就業服務覆蓋範圍,提升服務的專業化水平,朝陽區今年以來,推出了“就業流動服務站”“七進”活動,將綜合性的就業服務送進社區、商圈、園區、夜市、超市、招聘會和各類活動現場,拓展服務廣度。
-
大中小學專家共話思政課一體化實踐研究
論壇由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辦,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北京市第十一中學、全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實踐研究共同體秘書處承辦,旨在進一步凝聚大中小學思政共同體建設合力,進一步推動新時代大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
-
第五屆農科開放日推動科技科普惠農
中國農科院4月22日在北京啟動第五屆農科開放日暨海淀區“科普之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