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張漫子)由北京方迪經濟發展研究院、中關村創新發展研究院在京發布的“中關村指數2022”顯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持續強化創新引領,原始創新策源能力顯著增強;加快構建高精尖産業結構,高質量發展成效突出;着力提升創新創業生態,創業活力持續迸發;穩步推進內外聯動,開放協同發展格局加快形成;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高品質園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圖為中關村指數及五個一級指數(受訪者製圖)
“中關村指數”包含創新引領、雙創生態、高質量發展、開放協同、宜居宜業5個一級指標,11個二級指標,35個三級指標,刻畫了中關村創新發展的新動態、新特點、新趨勢。北京方迪經濟發展研究院、中關村創新發展研究院連續十五年開展中關村指數研究,今年是第十一年向社會發布中關村指數報告。
研究顯示,中關村指數穩步提升,2021年達到287.8,較上年提升36.5,是2013年基期的2.9倍。在中關村指數2022五個一級指數中,創新引領指數快速上升,為347.3;雙創生態指數提升明顯,為453.0;開放協同指數和高質量發展指數均較快增長,分別達270.2、246.4;宜居宜業指數相對平穩,為122.1。
2021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創新引領指數快速上升,達347.3,較上年提高45.7。其中,創新産出指數達347.9,較上年提高57.6;創新投入指數達346.7,較上年提高33.7。
在面臨較大經營壓力的情況下,中關村示範區企業依然保持較高研發投入。2021年示範區企業研究開發費用投入4600.2億元,同比增長21.5%。研發人員97.8萬人,佔從業人員34.3%,比上年提升3.2個百分點。
近十年來,中關村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凸顯,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從2012年不到千億提高到2021年的4600.2億元;研究開發費用佔總收入比重從3.9%提高至5.5%;企業發明專利擁有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以及累計創制國際標準數均翻兩番多;企業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從業人員佔比提升近15個百分點,留學歸國及外籍從業人員翻了一番多。
-
昌平發千萬元汽車消費券
-
潘家園啟動30周年慶系列活動 "潘淘薈"重拾煙火氣
-
傳統製造業大區順義向着科創智造的未來飛馳
-
未來科學城多個重大項目復工
-
本市首個以節氣為主題的促消費活動開幕
昨天(22日),2022北京消費季的重點活動“冬至團圓節”在朝陽大悅城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