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一直備受各方關注。在近日舉行的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的發言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這一金融領域的重大課題展開。
資本市場應該如何回應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市場各方應該進行哪些思考?易會滿的發言透露出不少新動向。
易會滿先談到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成果,他總結了一個重要經驗,即“走出了一條既遵循資本市場一般規律,又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這條發展之路主要體現在,從我國國情出發推行註冊制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特有的風險防控制度機制、“零容忍”立體執法以及健全投資者保護體系等。
圖為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開幕式現場。新華社記者陳鐘昊 攝
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哪些具體問題需要解決,怎麼解決?易會滿給市場提出三道“思考題”,也亮明了自己的觀點。
——上市公司結構與估值問題。易會滿&&,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促進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更好地發揮。上市公司尤其是國有上市公司,一方面要“練好內功”,加強專業化戰略性整合,提升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強化公眾公司意識,主動加強投資者關係管理,讓市場更好地認識企業的內在價值。
為何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我國資本市場是在中國改革發展的沃土上壯大起來的,我們的市場體制機制、行業産業結構、主體持續發展能力體現着鮮明的中國元素、發展階段特徵。
“多種所有制經濟並存、覆蓋全部行業大類、大中小企業共同發展的上市公司結構,既是我國資本市場的一大特徵,也是一大優勢。”易會滿説,這就必然要求中國資本市場要在深入研究成熟市場估值理論適用場景的基礎上,建設一套更加符合中國國情的估值體系,讓更多的市場資源聚集到經濟發展的關鍵領域。
——資本市場的投資文化問題。易會滿説,A股市場的境內投資者持股佔比超過95%,機構做投資更要研究把握好這些基本特徵,要有獨立的專業判斷和研究能力,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風,不能急功近利、過於浮躁。要更加注重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
在不少市場參與者看來,全球市場經過幾百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投資理念、行業文化和行為規範,我們還需要持續借鑒。與此同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求真務實、重諾守信、謙虛謹慎等文化理念,並健全與之相適應的公司治理、激勵約束、風險控制和監管制度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投資者結構問題。易會滿説,A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正在發生積極的趨勢性變化,機構投資者的持股和交易佔比穩步上升,個人投資者的交易佔比逐步下降。但個人投資者數量超過2億,是我國資本市場最大的市情,要在繼續發展壯大機構投資力量的同時,更加重視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保護問題。
業內人士指出,這三個問題是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繞不開的課題。建設符合中國實際、更加匹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資本市場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各方的智慧和合力。
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重點應把握好什麼原則?易會滿給出了明確答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服務實體經濟這個着力點、堅持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堅持守牢風險底線、堅持人民立場。
在談到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時,易會滿透露了非常具體的發力點,值得關注。他&&,制定實施新一輪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當前,要密切關注房地産行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支持實施改善優質房企資産負債表計劃,繼續支持房地産企業的合理債券融資需求,支持涉房企業開展並購重組及配套融資,支持有一定比例涉房業務的企業開展股權融資。(記者劉慧)
-
在軌遙感衛星200余顆 我國已構建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骨幹網
在此背景下,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正式開通,旨在構建國家級、綜合性遙感資源共享與應用服務體系,進一步推進遙感衛星數據資源共建共用共享。
-
“國聘行動”第四季啟動
新華社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白瀛)“國聘行動”第四季大型融媒體招聘活動22日啟動。
-
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怎麼建?易會滿提出三道“思考題”和五個原則
新華社記者陳鐘昊 攝 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哪些具體問題需要解決,怎麼解決。
-
三部門:對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情況實施年度監測評價
在“建立工作機制,落實支持政策”方面,應建立市縣人民政府牽頭、有關部門參加的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工作機制;建立與稅務部門的聯動機制,確保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經營單位憑項目認定書,落實住房租賃房産稅稅收優惠政策。
-
銀保監會明確保險公司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有關事項
圖片來源:新華社 通知規定了保險公司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的基本要求,明確主要選擇資本實力較強、經營較為規範的公司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