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上午召開的2022中關村論壇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關村論壇將於11月25至30日在京舉行。本屆中關村論壇由科學技術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論壇將圍繞“開放合作·共享未來”主題,共舉辦126場活動,主會場設在國家會議中心,同時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等地舉辦相關活動。
論壇期間將有多項重要活動。其中,25日晚將舉行論壇開幕式,26日上午舉行全體會議。開幕式將邀請國家領導人、外國政要、國際科技組織負責人、駐華使節和企業代表出席,並在14個國家設立22個海外分會場。
本屆論壇將舉辦60場平行論壇,論壇數量是去年的2.4倍。圍繞工程創新、開源芯片、腦機接口、能源安全、碳中和等科技前沿和熱點議題,來自全球的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將碰撞智慧、交流思想、共商合作。
論壇期間還將設立前沿科技與未來産業展,重點展示人工智能、區塊鏈、元宇宙、腦科學等領域的前沿創新成果。屆時,第二次青藏科考、院士創新成果等特色展區將精彩亮相,並設置雲上展覽。綜合考慮當前疫情形勢,與中關村論壇融合舉辦的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産業博覽會今年暫停舉辦。
同期舉辦的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將有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余家機構參會,3000余項高科技成果、創新項目尋求合作,推動構建更加開放、活躍、高效的國際技術交易生態圈。
本屆論壇還將發布一批原創性、顛覆性科研成果和權威研究報告,中關村先行先試改革措施實施成效、國際科技合作計劃等將在論壇重磅發布,還將簽約一批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推出一批示範應用場景。此外,2022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創新大賽上,來自全球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余個擁有前沿技術的初創企業和創新團隊將踴躍參賽。
論壇期間,還將舉辦科技服務創新發展專場會、新型實體企業論壇、科學家硬科普演講、科企專場發布等一系列配套活動。主會期外,主辦方將全力打造永不落幕的中關村論壇,常態化舉辦論壇活動,實現“月月有活動,季季有亮點”。
作為面向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的國家級&&,2022中關村論壇國家級&&功能進一步強化。國家部委和中央單位深度參與提升論壇層次,新增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3家主辦單位,國家部委和中央單位將牽頭或參與主辦27場平行論壇。科技創新“國家隊”提升論壇實力,中科院、工程院等國家科研機構和央企紛紛亮相。頂尖演講嘉賓提升論壇水平,發表高水平主旨演講的110余位頂尖專家中,諾獎級科學家有15位。
中關村論壇的國際化水平也進一步提高。今年參與國家和地區增多,千余名嘉賓來自美、德、英等70余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國際組織與機構增多,200余家外國政府部門、國際組織和機構參加,首次在德國和英國設立海外平行論壇。參與海外嘉賓和國際項目增多,演講嘉賓中,外籍嘉賓佔比超四成;前沿大賽創新賽道項目中,國際項目佔比超三成。(記者孫奇茹)
(原標題:中關村論壇將於11月25日開幕 圍繞“開放合作·共享未來”舉辦126場活動和60場平行論壇)
-
26個醫藥健康重大産業項目簽約昌平
近年來,昌平立足區域功能定位,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聚焦做大做強未來科學城,形成了由生命谷、能源谷和沙河高教園組成的“兩谷一園”創新發展格局。
-
打通科創企業融資“堵點” 認股權綜合服務試點率先落地北京
2020年12月,中國證監會已批復同意北京率先開展基金份額轉讓試點,打通資本循環堵點,吸引耐心資本為科技創新加速。
-
中關村論壇將於11月25日開幕
論壇期間還將設立前沿科技與未來産業展,重點展示人工智能、區塊鏈、元宇宙、腦科學等領域的前沿創新成果。
-
堅持科學精準,及時解決企業和群眾遇到的困難與問題
快遞、外賣、市場、餐飲等重點行業加強防疫管理,強化監督檢查。
-
北京地鐵首次試點城市更新模式
北京地鐵始建於1965年,1969年第一條地鐵線路建成通車,北京也因此成為中國第一個擁有地鐵的城市。
![](http://big5.news.cn/gate/big5/www.newsimg.cn/xl2017/images/bg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