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建設者見證北京地鐵成“大網”
2022-11-03 09:32:04 來源: 北京青年報
圖集

  “爸爸,爸爸,你怎麼來了?地鐵建好啦?”上周四放學後,在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門口,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澤澤驚喜地發現,已經20多天沒回家的爸爸正在等他。這個讓澤澤十分驕傲卻經常見不到的爸爸,正是北京市政集團四處副經理、北京市政集團地鐵昌南線06標項目經理董凱。上周,昌平線南延上清橋站主體順利完成驗收,他也終於有時間回家見一下妻兒。

  地鐵昌平線南延是北京今年重點建設的地鐵項目之一。據北京市重大辦日前介紹,昌平線南延一期工程北起清河站、南至學院橋站,計劃今年年底貫通運營。作為此標段的項目負責人,董凱見證了項目從“大坑”變成了連入地鐵路網的京北重要線路。

  2017年10月,昌平線南延上清橋站建設用地還是清河農貿市場,人多、車多,交通擁堵。在一年多的前期工作後,2018年11月28日,昌平線南延上清橋站正式動工。董凱主要負責的上清橋站是個超大體量的地鐵站,也是昌平線南延和地鐵19號線的換乘站。上清橋站體量在4萬平方米左右,是普通地鐵站的4倍左右。規模大,就給地鐵建設帶來了不少大大小小的麻煩。

  “你看,在地鐵建設中,用電是一個大問題。建設面積大,需要用電的地方也就多。為了圖省事,有時候工人會用插線板來接電,這樣既違反操作過程,又危險。”作為項目經理,董凱和所在的團隊發明了一個工地專用的太陽能電池板移動電源,既便捷又安全。工地大,照明燈也多,如果每天干完活,光是關燈一項,就需要耗時近10分鐘。為此,董凱和團隊成員一起發明了可一鍵關燈的程序,通過App可自由控制工地上的所有照明燈。

  除了建設規模大,地鐵上清橋站的位置也至關重要。它橫跨京藏高速主路,所以在四年多的建設過程中,運營中的高速主路一直揪着建設者的心。最重要的一個節點,是該站地鐵&&口施工。“&&口正位於京藏高速下,如果貿然暗挖,很難控制沉降。經過反復研究,我力主將矩形頂管用於&&口施工。”董凱解釋説。

  創新意味着伴隨着巨大壓力,今年7月,矩形頂管動工,一個月中,董凱幾乎日日泡在工地上。今年8月,記者見證了三大三小共6個刀盤頂出地面、&&口成功貫通的瞬間。伴隨着這一大難點打通,董凱的心也落了地,為年底貫通繼續奮鬥。10月,是驗收的重要節點,也是董凱最忙的一個月。每天開會、下工地,董凱幾乎以工地為家,反復協調材料、緊盯現場作業,驗收前一天,他幾乎一夜未睡,最終項目成功通過驗收,也獲得了業主和主管部門的點讚。

  按照計劃,今年年底,昌平線南延將順利貫通,成為地鐵路網上重要的一條線路。“11年前,我剛來北京工作時,都沒有坐過地鐵。那時候,地鐵線路雖然也不少,但還沒形成大網絡,現在地鐵已經成為一張大網,坐地鐵無論去哪都方便。作為一線建設者,我很自豪!”董凱説。(文/記者 劉洋)

  (原標題:北京市政集團地鐵昌南線06標項目經理董凱—— 十年建設者見證北京地鐵成“大網”)

+1
【糾錯】 責任編輯: 畢尚宏
北京要聞
  • 十年建設者見證北京地鐵成“大網”
    上周,昌平線南延上清橋站主體順利完成驗收,他也終於有時間回家見一下妻兒。2017年10月,昌平線南延上清橋站建設用地還是清河農貿市場,人多、車多,交通擁堵。創新意味着伴隨着巨大壓力,今年7月,矩形頂管動工,一個月中,董凱幾乎日日泡在工地上。
  • 文娛“首店”競相落戶隆福寺
    北京“文化金三角”再添演藝新品牌,未來市民和游客在這片區域的文化休閒生活將有豐富選擇。與其説這是一台打破傳統戲劇邊界的劇目,不如説這是一場多人參與的大型互動體驗,以其獨特的參與感牢牢吸引觀眾。
  • 中關村科學城北區今年已通4條主幹路
    雙向六車道的鄧莊南路西延工程日前正式通車,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東西交通大動脈北清路南側,又多了一條連接京新高速的橫向主幹路,形成支撐海淀北部路網主骨架。
  • 自採暖補貼首次表底數申報啟動
    記者昨天從北京燃氣集團了解到,2022年至2023年度自採暖補貼第一次表底數申報目前正在進行中。用戶也可攜帶燃氣卡在指定時間內到燃氣服務中心申報,或撥打北京燃氣客服熱線96777進行申報。
  • 騎行、散心、漫步……京城秋季這些清凈的胡同挺不錯
紅墻遇上黃葉
紅墻遇上黃葉
北京:秋日野鴨湖
北京:秋日野鴨湖
原創舞劇《曹雪芹》在京上演
原創舞劇《曹雪芹》在京上演
北京舉辦琉璃河遺址公眾考古體驗活動
北京舉辦琉璃河遺址公眾考古體驗活動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9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