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華社記者看北京 京華新聲 要聞 政務 人事 廉政 京津冀協同 社會 文旅 科教 財經 視頻 訪談 專題 圖説新聞
北京頻道

“15分鐘文化服務圈”打造宜居城市社區

2022年09月23日 17:42:36 | 來源: 新華網

  居民在北京市朝陽區街頭自助圖書館借書(9月19日攝)。

  近年來,北京市朝陽區不斷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整合和建設了從區級到社區級的四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街鄉文化中心和社區文化室設置率達到100%。同時,朝陽區還大力推進特色文化空間建設,先後建成近百家城市書屋和社區流動美術館、非遺傳習所及博物館等,“15分鐘文化服務圈”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務的品質得到提升。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居民在北京市朝陽區八里莊街道社區文化中心拍攝舞蹈排練(9月22日攝)。

  近年來,北京市朝陽區不斷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整合和建設了從區級到社區級的四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街鄉文化中心和社區文化室設置率達到100%。同時,朝陽區還大力推進特色文化空間建設,先後建成近百家城市書屋和社區流動美術館、非遺傳習所及博物館等,“15分鐘文化服務圈”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務的品質得到提升。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居民在北京市朝陽區一家書店選購圖書(9月21日攝)。

  近年來,北京市朝陽區不斷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整合和建設了從區級到社區級的四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街鄉文化中心和社區文化室設置率達到100%。同時,朝陽區還大力推進特色文化空間建設,先後建成近百家城市書屋和社區流動美術館、非遺傳習所及博物館等,“15分鐘文化服務圈”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務的品質得到提升。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居民在北京市朝陽區一家商場內的公共閱讀空間讀書(9月21日攝)。

  近年來,北京市朝陽區不斷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整合和建設了從區級到社區級的四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街鄉文化中心和社區文化室設置率達到100%。同時,朝陽區還大力推進特色文化空間建設,先後建成近百家城市書屋和社區流動美術館、非遺傳習所及博物館等,“15分鐘文化服務圈”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務的品質得到提升。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北京市朝陽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展館館長徐偉(左)為市民講解傳統木工的榫卯結構(9月22日攝)。

  近年來,北京市朝陽區不斷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整合和建設了從區級到社區級的四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街鄉文化中心和社區文化室設置率達到100%。同時,朝陽區還大力推進特色文化空間建設,先後建成近百家城市書屋和社區流動美術館、非遺傳習所及博物館等,“15分鐘文化服務圈”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務的品質得到提升。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糾錯】 [責任編輯: 胡傲霜]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2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