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12日電(記者丁靜)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的燕京蕭氏婦科學術體系建設研討會12日在京舉行。燕京蕭氏婦科第三代傳承人、82歲的國醫大師肖承悰和來自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單位的負責人和專家出席研討會。

圖為燕京蕭氏婦科學術體系建設研討會現場(會議主辦方供圖)
燕京蕭氏婦科以民國京城四大名醫之首的蕭龍友為創始人,歷經四代活態傳承,發展成以中醫診治婦科病為專長、具有獨特思想理論體系的學術流派,迄今已120餘年歷史,近年被列為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並成立京城蕭氏醫館。
作為第三代傳承人,蕭龍友嫡孫女肖承悰教授從醫50多年來,在全面繼承燕京蕭氏婦科“和合靈動”學術理念的基礎上,創立治腎、調癸、理衝、安任、通調胞脈等基本治療法則,研創了治療婦女疑難雜病的系列獨特方藥,並帶領團隊主編學術著作80餘部、完成課題160余項,主編了《中醫婦科臨床研究》等系列教材,培養了一大批包括岐黃學者、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等在內的國家級傳承人、博士後、博士碩士研究生,還發起成立全國中醫婦科聯盟。

圖為燕京蕭氏婦科第三代傳承人、蕭龍友嫡孫女肖承悰教授(會議主辦方供圖)
研討會上,蕭氏婦科弟子、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婦科主任趙瑞華介紹了燕京蕭氏婦科學術體系。與會嘉賓圍繞怎樣保障燕京蕭氏婦科體系的完整性、延續性以及創新發展等進行研討。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國辰説,在當今婦科疑難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的形勢下,肖承悰教授將經典古籍與臨床實踐相結合,融匯中西,不斷挖掘學術思想內涵,總結臨床經驗,提高診療水平,為推動中醫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閆樹江建議挖掘、提煉、提升燕京蕭氏婦科學術經驗,並從實踐角度、時代角度豐富燕京蕭氏婦科,使其特色更加鮮明,同時加大對蕭氏婦科的推廣和宣傳,號召更多中醫從業者修醫德、行仁術。
肖承悰説,中醫藥流派學術體系的建設和傳承是一種堅定文化自信的活態建設和傳承,要通過加強學術體系建設,發揮燕京蕭氏婦科在促進生育力、提高女性生活質量上的作用,更好地服務於婦女身心健康,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