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和投資領域已成高發區
2022-05-12 09:29:49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近日,平安中國建設協調小組在全國部署開展為期半年左右的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海淀檢察院檢察官介紹,醫藥和投資領域已逐漸成為涉老型詐騙的高發區。根據騙子供認,之所以屢屢得手,就是瞅準了老人的“弱點”,總結起來是四個字:治病、掙錢。

    檢察官表示,老年人群體由于資訊獲取有限、防騙意識不足、維權意識不強等原因,常常會被犯罪分子視為實施詐騙犯罪的最佳作案對象。同時,騙子也抓住了老年人的普遍心理,在治病和掙錢這兩個領域為老人設下層層騙局。對此,檢察官介紹了幾起真實案件。

    2020年6月至11月間,被告人趙某某夥同他人,虛構能為被害人辦理保健品退費的事實,以需要補交費用、交稅、交押金以及交費後可獲得雙倍返款等名義,在本市海澱區等地先後騙取81歲的周某、78歲的金某某和86歲的羅某某3名被害人共計27萬余元。

    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間,被告人孫某某、李某某夥同被告人吳某某等7人,由被告人吳某某等7人以贈送禮品為由,將被害人高某某等21人約至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後由被告人孫某某作為主持人,被告人李某某作為講師進行授課,謊稱其銷售的産品“301核基因幹細胞”具有治療多種疾病、延年益壽等功效,騙取多名老人錢款12萬余元。

    而在掙錢方面,騙子針對老年人的“老物件”比較多,常常以拍賣為幌子,詐騙錢財。

    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間,被告人賈某某在本市海澱區、朝陽區成立拍賣公司,夥同被告人崔某某等22人給被害人宛某某等人撥打電話,要求被害人將收藏物品帶至公司,後虛構能幫助宛某某等人將其收藏物品以高價拍賣的事實,以拍賣費、巡展費、網絡宣傳費等名義騙取宛某某等200余名被害人共計600余萬元。

    2020年4月至8月間,被告人胡某組織閻某、齊某等8人,由被告人胡某等人使用化名冒充拍賣公司業務員,給年過七旬的田某等人撥打電話,虛構能為被害人高價拍賣其藏品的事實,後由被告人閻某冒充買家,並附加被害人需向被告人胡某冒充的玉器行人員購買指定玉制品的條件,騙取被害人田某等14人共計39萬余元。

    “根據案例分析,醫藥和投資領域確實已逐漸成為涉老型詐騙的高發區。”檢察官表示,檢察機關將依法嚴懲涉老型詐騙,延伸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涉詐亂象問題,堅持宣傳教育、依法打擊、整治規范“三箭齊發”,為廣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記者 高健 通訊員 毛震)

    (原標題:檢察機關發布涉老型詐騙提示 醫藥和投資領域已成高發區)

+1
【糾錯】 責任編輯: 許藝林
北京要聞
北京朝陽:齊心協力抗擊疫情
北京朝陽:齊心協力抗擊疫情
北京朝陽:核酸檢測進行時
北京朝陽:核酸檢測進行時
北京景山公園牡丹芍藥競開放
北京景山公園牡丹芍藥競開放
暫停堂食後 一位外賣小哥的自述
暫停堂食後 一位外賣小哥的自述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4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