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評論員 丁靜
北京某三甲醫院“天價殯葬費”事件這幾天在網上很火。細觀之,的確令人咂舌。
市民鄧先生愛人的遺體火化前,暫時存放在北京某三甲醫院太平間,兩天多總共花費38000多元。其收費項目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供飯服務”600元、沐浴SPA服務5990元……
家屬不滿,提出異議,“他有一個600塊錢吃飯錢,但是我不知道600塊錢給死人吃的是什麼。”
而且,這還不是個案。
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對“北京某三甲醫院收取天價殯葬費”進行了調查取證,並初步查明,承包醫院太平間的公司涉嫌價格違法。
殯葬工作關係民生、連着民心。
近些年來,一些個性化的殯葬服務項目,滿足了人民群眾多層次的殯葬服務需求,但價格虛高、收費不規範等問題也不絕於耳。在一些部門和地方的持續治理下,仍有個別人為獲利不擇手段,不惜捆綁、分拆或強制提供殯葬服務,對消費者事前缺乏告知,事後“理直氣壯”,堂而皇之地損害群眾利益,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生老病死,是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的自然規律,殯葬服務也包含着公共服務的基本內涵。同時,殯葬服務又有市場化的需要,因此不能成為監管的盲區。
國家相關政策早已明確,“不得違反公平自願原則”“引導群眾理性消費和明白消費”等,但現實中“天價墓地”“天價壽衣”“天價殯葬費”等問題卻總是打而又返,難以根治。
究其原因,還是監管乏力。
一些地方殯葬行業的管理體制尚未完全理順,職權交叉、權責不明讓殯葬行業成了監管的“短板”。還有一些地方“辦法”跟着“輿情”跑,日常管理和約束機制沒有跟上,到頭來還是“篩子裝水到處漏”。
怎麼辦?
一方面,要有“安民告示”。建好收費標準和價格的公示體系,無論是基本服務項目,還是“個性化”服務項目,都明明白白告知消費者。相關公示信息要通過網絡等載體加大宣傳和展示,以便群眾監督。
另一方面,加大打擊力度。價格執法要落到實處,堅決打擊不實行明碼標價,有違“公平、自願”原則的殯葬消費。
慎終追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各部門、各地方應該充分認識加強殯葬服務價格管理的重要意義,把殯葬服務辦成強化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暖心事”,而不是變成群眾有冤難申、滿肚窩火的“糟心事”。消費者遇到“糟心事”,也不要吃“啞巴虧”,有人舉報有人查處,才能讓殯葬行業變得越來越好。
-
“遺體存放3天,太平間收費3.8萬元!”殯葬服務業不能成為監管盲區
北京某三甲醫院“天價殯葬費”事件這幾天在網上很火。細觀之,的確令人咂舌。
-
歡迎回家!建設者及家屬走進“冰絲帶”
北京冬奧會上,歷時5年建成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助力中外健兒屢創佳績,廣大場館建設者功不可沒。
-
密雲瀕危青頭潛鴨現身潮河
-
懷柔成立山區小學教育集團 共享優質資源送進山
-
在朝陽區吉祥裏,樓道安全隱患最快5秒識別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