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場館及周邊怎樣做好疫情防控?交通保障團隊、志願者隊伍籌備進展如何?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進入壓線衝刺階段,冬奧籌辦成為此次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代表們討論的熱門話題。
場館周邊
34項臨時設施項目基本完工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北京冬奧會籌辦進入衝刺階段,各項工作準備就緒。這讓市人大代表、市重大項目辦原黨組書記王鋼十分振奮。“從2016年領到建設任務,到2017年正式開工,經過5年多的建設,一個個場館從藍圖變為現實。”王鋼曾參與北京和延慶兩大賽區場館的籌備建設,“從設計到建設再到實施,一直在踐行綠色、共享、開放、廉潔四大辦奧理念。尤其是綠色環保理念,我們保留了小海陀的綠水青山,場館100%運用綠色電能,大規模採用二氧化碳環保製冷劑。”
眼下,北京兩大賽區8個競賽場館、16個非競賽場館和31項配套基礎設施全部投入賽時運行階段,截至今年1月4日,運動員服務、觀賽服務、防疫系統、物流系統、電視轉播系統等在內的全部34項臨時設施項目也基本完工,正在按照賽事需求進一步完善。
冬奧場館的可持續利用也是王鋼一直關注的。“冬奧會後,所有場館由賽時功能轉為賽後運營功能。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給這座城市留下了豐富的奧運遺産,也為冬奧會申辦打下堅實基礎,而新建場館創新採用PPP方式,首次成功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場館建設和運營,國家速滑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等在建設之初就考慮到冬奧會後的綜合利用。”王鋼&&,“雖然冬奧會賽時的要求和賽後還有很大差別,但這些場館通過微調、改造,在賽後都會有許多場景可以利用,有的賽後運營、利用規劃已經確定。冬奧遺産會陸續面向社會,拉動大眾體育健身活動,帶動更多市民走向冰場、走進雪場。”
服務保障
多流線無交叉確保防疫安全
為了給世界各國來賓呈現一個優良安全的比賽、觀賽和工作環境,全市各個服務保障部門正在圍繞“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把疫情防控放在突出位置,精益求精,落實落細各項籌辦工作。
作為“雙奧之城”的主承載區,朝陽區承擔着3家競賽場館、8家非競賽場館、4處冬奧會相關公交場站、28家簽約酒店和59家涉奧人員駐地保障任務。“倒計時就是發令槍。我們將以最好的精神狀態,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做好各項工作。”市人大代表、朝陽區委書記王灝説,朝陽區將不放過任何細節漏洞,及時消除每一個瑕疵;用正式比賽的強度、維度、效度模擬,來權衡、考量、評判、論證推演冬奧會時的實際可能;強化換位思維,保障參賽涉賽人員順暢比賽、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市人大代表、北辰實業有限公司國家會議中心物業服務部樓層主管祖彬,幾乎每天都要在奧運核心區穿行,最近,她和同事們也越來越忙。“2008年時,國家會議中心大酒店承擔了夏季奧運保障任務。能夠親眼見證兩次奧運會,同事們都感到非常榮幸,正鉚足幹勁兒迎接盛會。”祖彬説,目前場館防疫、消防安全、服務運行、安全管理、應急處置等各方面進入實戰演練。為了最大限度接近真實,現在,工作人員常常自己扮演客人,在不同場景中尋找漏洞並查缺補漏。北辰實業有限公司旗下還有多家冬奧(殘奧)大家庭酒店,同樣在不斷進行分場景實戰綜合演練。祖彬介紹,冬奧服務保障組分了好多“圈”,行走路線都不一樣,絕對不會交叉,最大限度確保防疫安全。
交通保障方面,市人大代表、北京公交集團董事長王春傑透露,2263部車輛將投入兩大賽區車輛保障,“從去年11月開始,1800余名駕駛員就進行了實際線路駕駛培訓。延慶賽區使用的212部車都是氫燃料新能源車,針對冬季高寒、山地等特殊情況,我們組織424名駕駛員開展為期35天全脫産的實車、實路、實環境的駕駛培訓,平均每名駕駛員完成近2500公里的駕駛培訓。”王春傑説,公交集團還積極與燃料供應企業對接,多次組織到兩大賽區實地踏勘,做好車輛燃料供應保障,目前加氣站、加氫站和加油站都在進行測試。
志願者
首都青年身影將遍佈三賽區
北京冬奧會期間,首都青年志願者將活躍在京張兩地三賽區的30多個場館,展現新時代中國青年的風采,擦亮志願服務這張北京的金名片。
市人大代表、團市委書記李軍會介紹,冬奧志願者隊伍主要由賽會志願者和城市誌願者組成。經過層層選拔,共有來自68所首都高校約1.4萬名師生成為賽會志願者,他們不但服務北京和延慶兩個賽區,還有近900人奔赴張家口開展志願服務。城市誌願者重點面向市民和首都高校大學生招募,提供場館周邊、城市誌願服務站、冰雪運動場所、重點社區、助殘服務、文明交通、新聞中心等7方面志願服務,預計總規模將達到20萬人次。1月25日,他們將全面上崗服務。
“這其中既有通過高校開展的有組織招募,我們也鼓勵在京大學生通過社區、街鄉踴躍報名。”李軍會介紹,城市誌願者將在全市758個站點開展志願服務。其中一些關鍵崗位還將為大學生志願者“預留”,競賽場館周邊等重點部位都將是高校大學生的主要服務區域。
“首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