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日),市規自委網站啟動公示《北京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20年-2035年)》,聽取公眾意見,公示期限30天。規劃草案提出,本市將圍繞服務“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三個方面綜合構建線網,規劃線網總規模約2673公里。
疏解北京站北京北站長途功能
圍繞服務“四個中心”功能建設,規劃草案提出,服務政治中心方面,要提升服務水平,凈化地面交通;新增地鐵快線廊道,提升辦公政務人員出行效率;疏解北京站、北京北站長途運輸功能;圍繞軌道站點推動城市更新,提升環境品質。
服務文化中心方面,要聚焦兩軸地區,並提升文化中心重要節點服務;加強對奧林匹克等文化功能區和沙河等高教園區的服務。服務國際交往中心方面,優化提高國際交往功能區與機場、鐵路樞紐的直達性;加強國際交往承載地本身內外軌道交通服務。
服務科技創新中心方面,利用樞紐提升區域輻射力,實現三城一區至機場軌道交通直達;提升科技創新三類人群的職住&&服務,提高通勤效率;三城一區內部構建公共交通走廊,加強與骨幹軌道線路接駁換乘。
規劃區域快線超1000公里
根據規劃總體方案,本市軌道交通線網由區域快線和城市軌道交通組成,規劃線網總規模約2673公里。區域快線包含市郊鐵路線路及新建區域快線,里程約1095公里。城市軌道交通包含地鐵普線、地鐵快線、中低運量、機場專線等,里程約1578公里。
其中,區域快線(S線)是提供北京都市區主要節點之間快速服務的軌道交通方式。規劃區域快線網15條(段),線網里程約1095公里。規劃城市軌道交通線網38條,線網里程約1578公里。
地鐵快線(R線)是中心城區與副中心、多點新城與中心城區之間快速&&的主導軌道交通方式,以服務通勤客流為主,提供大站快車服務。共計6條線路約403公里。地鐵普線(M線)強調盡可能覆蓋城市主要功能區,滿足多樣化出行需求,共計24條線路約985公里。
2條機場專線里程75公里,主要服務機場客流,中低運量6條線路約115公里,將作為地鐵普線輔助服務線路。
提升出行效率降低碳排放
規劃草案提出,根據京津冀區域及北京市城市空間結構,線網按照“中心城加密度,外圍提速度,跨界留聯通度”的思路,形成“內面外廊、以快為先、跨界聯動、樞紐錨固”的布局。
其中,中心城區主要通過補結構、優銜接、提速度、強換乘,實現整體網絡服務水平提升。城市副中心構建對外廊道,以軌道交通輻射周邊區域並支撐與東部新城及北三縣協同發展,同時內部形成“環形+放射”網,滿足多層次需求。此外,還將通過快線系統構建中心城及副中心對外&&的軌道交通廊道,利用城際和區域快線等方式形成快速通勤&&。
按照規劃目標,本市將提高軌道出行比例,規劃全市綠色出行佔比超80%,中心城區和城市副中心的軌道交通佔比27%以上,放射廊道軌道交通出行比例超40%。同時,提升軌道出行效率,中心城區內45分鐘可達,副中心內、主副之間及多點至中心城區30分鐘可達;一區及跨界組團至主副中心一小時內可達。通過軌道交通優化出行結構,促使北京交通出行人均碳排放下降20%至30%。(記者 陳雪檸)
(原標題:中心城區加密 副中心搭框架 外圍廊道提速 2035年軌道交通總規模2673公里)
-
“河長制”喚得水清岸綠
水面寬闊、水體清澈,在“河長制”的助力下,本市河湖水環境進一步提升。隨着潮白河水域面積不斷增加,向陽閘、順義段等發現了白鷺、蒼鷺等水鳥棲息,河道中野生魚類及水生植物群落也逐漸豐富。
-
北京金融改革創新亮出新名片
一年前,中國證監會正式復函北京市政府,同意北京率先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簡稱“份額轉讓試點”),由此翻開北京金融改革創新發展新的一頁。北京股權交易中心最新數據顯示,試點第一年,交易規模穩步提升,截至目前已完成11單基金份額轉讓交易,交易規模達10.39億元。
-
“繡花功夫”推進城市更新
昨天,白塔寺旁東西岔胡同改造提升後全新亮相,紅墻竹影、和諧有序。針對公共空間缺失、胡同停車雜亂、業態低端無序等問題,西城區在2020年正式啟動東西岔胡同保護更新工作。
-
北京市試點門診慢特病治療費跨省直接結算
北京試點基本醫療保險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工作日前啟動,首批納入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兩家醫療機構,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治療、腎透析、器官移植術後抗排異治療5個病種。市醫保局介紹,本次試點門診慢特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治療、腎透析、器官移植術後抗排異治療5個病種。
-
中考體育總分增加到70分
類運動能力2側重個人項目,內容包括體操雙杠組合I(男)、體操雙杠組合II(女)、體操技巧組合I(男)、體操技巧組合II(女)、健身長拳套路、健身南拳套路、100米游泳,考生任選1項,佔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