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規模以上文化産業收入同比增長13.9%
2021-12-10 08:55:0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網北京12月9日電(記者張漫子)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産管理中心與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學院近日聯合發布的《北京文化産業發展白皮書(2021)》顯示,2020年北京市規模以上文化産業收入合計15420.8億元,同比增長13.9%。

  近年來,北京充分發揮全國文化中心示範引領作用,文化産業繁榮發展,成果卓著。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京文化企業復工復産有序推進,精品內容創作鼓舞人心,創新業態層出不窮,産業抗風險能力與應變能力不斷提升,開創了復蘇與創新並進的發展新局面。2020年,北京市規模以上文化産業法人單位數量5557家,同比增長5.8%,其中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數量5119家,同比增長6%;全市規模以上文化産業資産總計24947.4億元,同比增長23.5%。

  産業結構方面,北京文化核心領域收入佔比約九成,數字內容産業發展迅猛。白皮書顯示,2020年,北京市新聞信息服務、創意設計服務、內容創作生産、文化傳播渠道四大行業領域收入佔全市規模以上文化産業總收入的89.7%。數字內容生産增速最快,全年規模以上內容創作生産領域實現收入合計3069.9億元,同比增長達47.6%。

  在科技創新和變革推動下,順應多元化、個性化消費需求的新業態蓬勃興起,“雲看展”“雲演藝”“雲視聽”“雲旅游”等新模式不斷涌現,文化類直播、沉浸式體驗項目精彩紛呈。2020年,北京市規模以上文化企業中文化新業態特徵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9160.1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的61.3%。全市規模以上“文化+互聯網”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952.1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的59.9%。

  投融資方面,北京文化企業近年來整體實力不斷增強,文化科技型企業發展強勁。“十三五”期末,北京上市文化企業佔全國三成,新三板掛牌文化企業佔全國三分之一,文化領域獨角獸企業佔全國一半左右。2020年北京新增上市文化企業14家,首發融資規模372.6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5.6%、667.7%,創下近20年來北京新增上市文化企業數量的新高峰。全年共發生融資事件378起,佔全國的21.2%,資金流入規模達616.82億元,佔全國的22.7%。數字文娛獨角獸企業數量佔全國近六成。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陶歡
北京要聞
  • “河長制”喚得水清岸綠
    水面寬闊、水體清澈,在“河長制”的助力下,本市河湖水環境進一步提升。隨着潮白河水域面積不斷增加,向陽閘、順義段等發現了白鷺、蒼鷺等水鳥棲息,河道中野生魚類及水生植物群落也逐漸豐富。
  • 北京金融改革創新亮出新名片
    一年前,中國證監會正式復函北京市政府,同意北京率先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簡稱“份額轉讓試點”),由此翻開北京金融改革創新發展新的一頁。北京股權交易中心最新數據顯示,試點第一年,交易規模穩步提升,截至目前已完成11單基金份額轉讓交易,交易規模達10.39億元。
  • “繡花功夫”推進城市更新
    昨天,白塔寺旁東西岔胡同改造提升後全新亮相,紅墻竹影、和諧有序。針對公共空間缺失、胡同停車雜亂、業態低端無序等問題,西城區在2020年正式啟動東西岔胡同保護更新工作。
  • 北京市試點門診慢特病治療費跨省直接結算
    北京試點基本醫療保險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工作日前啟動,首批納入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兩家醫療機構,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治療、腎透析、器官移植術後抗排異治療5個病種。市醫保局介紹,本次試點門診慢特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治療、腎透析、器官移植術後抗排異治療5個病種。
  • 中考體育總分增加到70分
    類運動能力2側重個人項目,內容包括體操雙杠組合I(男)、體操雙杠組合II(女)、體操技巧組合I(男)、體操技巧組合II(女)、健身長拳套路、健身南拳套路、100米游泳,考生任選1項,佔6分。
延慶打造“最美冬奧城”
延慶打造“最美冬奧城”
京張“雪之夢”乘務組升級服務
京張“雪之夢”乘務組升級服務
延慶野鴨湖頻頻發現“新物種”
延慶野鴨湖頻頻發現“新物種”
聽障人人士"無聲咖啡店"收穫成長
聽障人人士"無聲咖啡店"收穫成長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4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