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頻道 要聞 視頻 專題 融媒匯 政務 京津冀 社會 文化 科教 財經 醫衛 商業 房産 旅游 圖集
北京頻道

北京:續寫與大鴇的“冬日奇緣”

2021年12月07日 16:25:00 | 來源: 新華網

  北京市通州區拍攝的大鴇。(受訪者供圖)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記者趙旭)冬日的京郊,寒風呼呼,水泥路兩側的楊樹葉子已幾近落光。在北京市通州區&湖鎮水南村附近,這條路由東向西,將約2平方公里、綴滿秸稈茬的莊稼地一分為二。愛鳥志願者郝建國一大早便來到路邊做現場引導,他指引着手持長焦相機和望遠鏡的游客們,眺向遠處的田地。

  今年入冬後,這片農田再度迎來了特殊的“客人”。“這裡飛來了三隻大鴇,就住在地裏,吸引了很多觀鳥愛好者過來拍照。”45歲的郝建國説。

  據了解,大鴇已連續六年冬季在北京安營紮寨。大鴇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且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確定為易危物種,目前與大熊貓處於同一級別。這種鳥屬於遷徙候鳥,主要棲息於開闊的平原、草地或半荒漠地區,也會在河流湖泊沿岸出現,以植物的嫩葉、嫩芽以及昆蟲、蛙等為食。

  “現在大鴇的數量不多,所以能見到大鴇,特別是在首都真是小概率事件,更何況還有三隻!”資深觀鳥愛好者郭耕難掩內心激動。

  另一位觀鳥愛好者李輝告訴記者,去年通州僅有兩隻大鴇現身。他對比當時拍的照片後推測,今年的三隻大鴇中可能有去年那兩隻,今年又新增了一隻。

  11月27日,觀鳥愛好者在北京市通州區的一處農田邊上觀看和拍攝大鴇。新華社記者 趙旭 攝

  遠處的大鴇們,一隻正在踱步,另外兩隻則靜立田中,沐浴着暖陽。郝建國説,由於大鴇的警戒範圍相對較大,觀鳥者需要與它們保持一定距離,否則它們會受驚嚇而飛走。

  為給大鴇營造安靜愜意的生活環境,北京園林綠化部門每天會安排人到田邊監測大鴇的健康狀態,還製作了30余條宣傳標語,張貼在農田外的顯眼位置,提醒市民避免對鳥類的驚擾、投喂等行為。

  與此同時,像郝建國這樣的愛鳥人士也自發組成志願團隊參與守護大鴇。“我們現在有200多名志願者,每天至少有8人分成上下午兩組來維持秩序、引導文明觀鳥,並幫助做好現場疫情防控工作。”郝建國説。

  “一人一個袋子。”觀鳥結束後,10余名小學生在家長和志願者的帶領下,有説有笑地撿起了農田邊緣處被大風刮來的塑料袋等垃圾。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處處長張志明介紹,隨着候鳥秋冬遷徙高峰的到來,北京監測到的鳥類數量正逐步上升。除大鴇外,黑鸛、天鵝、鴛鴦、鴻雁等都會在北京過冬。鳥類專家&&,根據以往的監測報告及目前的監測數據分析,今冬京城候鳥約有300萬隻。

  據了解,在2018年啟動新一輪百萬畝綠化造林時,北京就明確提出構建互聯互通的森林濕地生態系統,為提高生物多樣性奠定基礎。在植物選擇方面,北京除考慮景觀和綠化效益外,還重視鳥類等動物取食和棲息的生態環境營建。同時,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持續推進野生動物棲息地修復,加強野生動物救護和疫源疫病監測,並與公安等部門密切配合,嚴厲打擊非法獵捕和經營利用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行為。

  “北京已成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大都市之一,現有500多種野生鳥類,超過中國鳥種數量的三分之一。”張志明説。

 

【糾錯】 [責任編輯: 陶歡]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