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榫卯鬥拱裏的北京城 走走前世今生的中軸線
2021-11-29 16:48:24 來源: 北京晚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故宮敦煌大展”線上課一晚上拼了400多人,能從高處俯瞰中軸線的“皇城探索之旅”瞬間報滿,自己動手搭建箭樓模型的體驗課受到追捧……“雙減”之下,越來越多的家長將目光投向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相關課程,孩子們用腳步丈量自己生活的城市,學著閱讀一磚一瓦、榫卯鬥拱裏的北京城。

  孩子們登高遠眺中軸線,合作搭造“箭樓”。 方非 攝

  知行合一

  用腳步丈量北京中軸線

  登臨貴賓樓頂層天臺俯瞰皇城景致,品著中式下午茶聆聽主題講座,探尋太廟與社稷壇的建築密碼,10月下旬,深度文化旅行機構“山原貓探索”發起了一場特殊的體驗之旅,帶領親子家庭和部分成人開展皇城探索,解讀北京中軸線的歷史文化。近兩年隨著中軸線申遺的推進,關于中軸線的課程多了起來。

  “在清朝,我們所在的這個位置是皇城內皇家祭祀的場所——堂子。往南看,是車水馬龍的長安街。往西,大家可以看到紫禁城金色的琉璃瓦頂。再往遠一點兒,可以看到景山萬春亭。”講師朱岩畢業于北京大學,原是北京四中的地理教師,也曾在《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任職,如今他通過深度旅行等方式傳播普及地理與人文知識。家長和孩子們順著他的指引,俯瞰皇城與北京中軸線,看高樓鱗次櫛比,連綿的西山勾勒出遼闊的天際線。

  在一場以“中軸線的前世今生”為主題的簡短講座過後,大家來了一場“CityWalk”,探訪中軸線兩側的太廟和社稷壇,了解“左祖右社、前朝後市”等都城營建準則。“不走進太廟,不知道大殿宏偉的尺度。”朱岩説,很多人踏入太廟大殿都會情不自禁地發出驚嘆,這就是用腳步丈量帶來的震撼。作為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宗廟,太廟記錄著一個朝代的歷史更疊,也折射出一個朝代的禮儀規制。結合平板電腦展示圖片,朱岩娓娓道來,從歷史、古建營造、皇家祭祀制度等多角度切入深度講解。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參加這些活動主要是給孩子開闊視野。”張先生為兒子辦了平臺的年卡,趕上優惠,千元左右就能體驗5次周末主題活動,線上課程則是免費收聽。“現在孩子的空閒時間多了,周末大人小孩都出來轉一轉,挺好的。”張先生説。

  應時應景

  農歷八月祈福轉白塔

  “八月八,阜成門內走白塔。”今年農歷八月初八,廣播節目《徐徐道來話北京》舉辦了應時應景的線下活動,節目總撰稿、制作人,北京史地民俗學會副秘書長張世強帶隊走進重新開放的白塔寺,一起祈福轉白塔,感受濃鬱的老北京歷史文化。

  被聽眾親切地稱為“小強老師”的張世強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雖然我在南城長大,但對白塔寺有很深的感情,經常過來,對這兒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小強老師講述的白塔寺歷史文化故事,很多北京人也是第一次深入了解。除了介紹白塔寺的歷史淵源,小強老師還為活動設置了更有煙火氣的“副主題”,那就是尋找生活的記憶、尋找童年的記憶。“大夥兒對白塔寺記憶最深的就是原來建在山門這裏的白塔寺副食商場。它比西單菜市場小一些,但也算是品種齊全,附近居民經常光顧。”

  “所有的線下活動其實都不是專為親子設計的,但我們發現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參加,佔到一半的比例。”小強老師介紹,從去年開始,節目開始組織室外的研學體驗活動,帶領大家在行走中了解城市。經典路線包括從鐘鼓樓到景山的北中軸、從珠市口到燕墩兒的南中軸、大運河什剎海段、頤和園等。“我們把活動招募資訊發在公眾號上,快的話半天就滿了,再慢也就兩三天報滿。”《徐徐道來話北京》的線下活動頗受歡迎,每人只需交不足百元的費用,就能跟著小強老師的腳步品味京韻。

  研究北京歷史文化十多年,小強老師對路線的設計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例如,避開熱門景點,行走後山認識頤和園;“天壇數地磚”的數學題火了,他便帶領大家走進地壇,了解地壇地磚背後的文化。“我希望我們的路線是常走常新的,聽過的也可以再來。”在每一次活動裏,他都會把新發現的史料、新搜尋的故事和新的個人思考融入講述之中,不斷更新調整。

  在小強老師看來,孩子們的參與讓每一次的行走有了更多趣味。“孩子們不一定能記住那麼多東西,但讓他們先看、先聽、先説,這是一種耳濡目染的教育。”他還會在講解中適時使用一些流行詞匯,拉近與孩子們的距離。

  上手體驗

  搭建一座重檐歇山箭樓

  在市規劃展覽館二層的“少年營城”空間,由機構“見微·喜木”開設的建築體驗課程一直頗受歡迎。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16個人分成8組,每一組都獨立操作畫線、鋸切、打磨,親手制作鬥拱。項目負責人吉舟希望通過手作體驗,傳達中國古建築建造的原理,並對當下的生活有所啟發。“只有上手體驗,你才知道為什麼中國建築‘以鬥拱為結構之關鍵,並為度量單位’及其應用價值。”

  如果説制作鬥拱是了解古建築結構的開始,那麼,搭建箭樓則可以模擬真實的建築建造體驗。上半場的30分鐘,吉舟會講述北京城墻的建設發展過程,科普中國建築樣式以及建築文化觀念。下半場的150分鐘,16個人共同搭建一座中國古建築木構模型——重檐歇山箭樓,比例為1比10,總高度近1.8米。

  “這跟孩子們平時玩的搭積木、拼樂高完全不同,是要真真正正了解蓋房子的順序和工藝。”吉舟希望,孩子們能在親手搭建的樂趣中,更加熱愛城市和文物。

  據了解,自2018年起,市規劃展覽館就在二層劃出750平方米建成“少年營城”主題教育空間並投入使用。市規劃展覽館館長徐咏梅介紹,目前“少年營城”係列已初步形成人文歷史、自然科學、建築規劃、通識博物、美育德育和營地研學六個方向的城市科普內容。其中,人文歷史和建築規劃方向,重點推出了北京城址變遷、探秘城市中軸線等公益講座,以及北京城門箭樓鬥拱、“中國方”榫卯等科普體驗活動。該係列至今已累計開展科普課程和活動100余次,900余個家庭、5000多人參與其中。

  記者調查發現,如今的歷史文化名城課已不再像過去那樣是稀缺昂貴的“小眾”課程,相反,越來越多的文化機構發力于此,開發了一係列“接地氣兒”的體驗課。在受到歡迎的同時,也有家長呼吁,希望未來能針對孩子的年齡段和知識層次提供更加細分的體驗課程。(記者 陳雪檸)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陶歡
北京要聞
  • “冬奧後花園”四個主題景觀亮相
    永定河左岸公共空間提升工程完工後,將水利文化、首鋼工業文化、豐沙線鐵路文化、奧運文化融合在一起。通過拆除新首鋼園區北區西側圍墻,打破親水空間與園區“壁壘”,新增出入口和親水節點,實現永定河與新首鋼園區北區融合發展。
  • 北京海淀:新冠疫苗加強針接種進社區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1年11月29日 北京海淀:新冠疫苗加強針接種進社區 11月29日,在羊坊店街道鐵西社區新冠疫苗臨時接種點,社區工作人員為接種完新冠疫苗加強針的居民記錄接種時間。
  • 副中心與燕郊高新區將加強科技創新合作
    京冀兩地科技創新協同發展又有新進展。據悉,雙方將合作推進科技資源共用,共建科技産業園、孵化基地,推進燕郊中試孵化及配套服務項目承接,探索在兩地共建人才工作站;同時共建高新技術産業合作試點平臺,推進北京高校與燕郊企業共建實驗室,推動北京高校科技資源導入燕郊。
  • 2021十大“北京最美街巷”揭曉
    為展現背街小巷治理成果,彰顯街巷風採,今年,北京日報社聯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北京冬奧會城市運作和環境建設管理指揮部辦公室繼續發起“北京最美街巷”選樹活動。據了解,今年的“最美街巷”選樹先從各區整治完成的1300余條街巷中層層篩選出30條入圍街巷,通過專家投票,最終,東城區府學胡同等10條街巷當選為2021十大“北京最美街巷”。
  • 提前做好核酸檢測 通行很順暢
    今晨早高峰,通州白廟北檢查站沒有出現大面積擁堵和排長隊情況。曾麒 攝  今天是環京通勤人員做第二輪核酸檢測後的第一個早高峰,清晨7時,記者探訪通州白廟北檢查站。
海澱區新冠疫苗加強針接種進社區
海澱區新冠疫苗加強針接種進社區
冬奧會模擬“賽時一天”綜合演練
冬奧會模擬“賽時一天”綜合演練
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將亮相
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將亮相
首個古樹保護小區落戶上方山
首個古樹保護小區落戶上方山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12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