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6日),在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之際,門頭溝區高新技術企業——北京恒合信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記者了解到,恒合股份是北京地區首家在北交所上市的企業,該企業的成功上市為門頭溝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北京恒合信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是中關村門頭溝園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環保科技産品研發、高精度傳感器製造、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治理與監測服務。經過20餘年的發展,2015年該企業登陸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2021年8月獲得市經信局認定“專精特新”企業。憑藉長期在石油、石化VOCs治理領域的深耕,恒合股份現已成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國內外知名石油石化公司的供應商,業務遍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川渝等多個地區,在石油、石化行業VOCs治理領域擁有較強的市場地位。
據介紹,該企業研發的加油站油氣回收在線監測系統主要用於監測加油站油氣回收系統運行狀況。“該系統的安裝和使用,節約了人工檢測的成本,大大降低了空氣污染,這對打贏藍天保衛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該企業相關負責人説。
北交所的設立,意味着以服務中小企業為己任的新三板將進入一個更高層面的新起點,是中國資本市場迎來開創性的歷史性時刻。門頭溝區高新技術企業能夠作為北交所成立後的首批上市公司,也體現了一個地區綜合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在北京恒合信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市過程中,門頭溝區紮實推進上市服務工作,建立擬上市企業服務信息匯總台賬,安排專人每月進行服務調研並更新記錄企業需求。制定《中關村科技園區門頭溝園聯審制度》,統籌協調全區各委辦局,就企業提出的問題進行會商,形成解決意見,並通過實地走訪企業等方式,細化了解公司上市改革政策落實情況,幫助企業衝破壁壘,順利上市。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近年來,門頭溝區不斷推動生態涵養區産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着力培育“科創智能、醫藥健康、文旅體驗”三大産業。&&“門頭溝區關於進一步構建高精尖産業結構促進高質量綠色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門十條”)。圍繞精準招商、産業培育、精準服務三個維度,對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給予支持。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給予知識産權獎勵和科技研發項目補貼。在融資領域,支持入選中關村瞪羚計劃、展翼計劃、金種子企業等優秀科技企業和園區重點企業開展多渠道融資,對銀行貸款金額進行貼息支持。經過精心培育,目前該區擁有專精特新企業16家,其中6家為小巨人企業,3家為國家級小巨人企業。
未來,門頭溝區將立足區域功能定位和高質量綠色發展目標,主動融入“五子”聯動大局,依託中關村門頭溝園的空間資源和政策優勢,在政策導入、惠企服務、産業培育和創新生態構建上下功夫,推動高新企業和高端人才在門頭溝區聚集發展,不斷打造首都西部“專精特新”産業集群,努力闖出一條綠色生態轉型發展新路。
據悉,11月3日,在門頭溝區註冊的企業北京零點有數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掛牌上市。(文/記者 蒲長廷 通訊員 張雯 供圖/門頭溝區政府)
(原標題:門頭溝區高新技術企業在北交所首批掛牌上市 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
全球連線 |從平昌到北京,“神秘”的它頻頻出現
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鐘”驚艷世界,其中就有蔚縣剪紙的內容。
-
北京今年已建設籌集政策性住房5.5萬餘套
今年以來北京市在建設籌集政策性住房、老舊小區改造等多個民生實事項目中,均提前完成任務。
-
首批北交所主題基金髮佈公告 11月19日開始發行
首批8隻北交所主題基金髮佈公告,將於11月19日開始發行。根據規則,北交所個人投資者門檻較高,而以公募基金的方式,中小投資者相當於突破資金門檻限制,參與投資北交所上市公司。
-
“京華號”單月掘進542米 東六環改造刷新紀錄
近日,由北京市首都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組織實施、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的東六環改造工程西線隧道,掘進突破1500米。中鐵十四局集團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項目負責人孫旭濤介紹,東六環盾構隧道穿越地層為高密富水砂層,最大埋深達到59米。
-
業委會物管會為申請主體 多産權小區可動用大修金
賬上明明趴着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卻因為産權單位太多,導致這筆錢看得見用不着。《通知》&&的初衷,正是為了推進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深化改革,保證多售房單位樓房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能夠得到及時維修、更新和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