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方案”織就最美“冰絲帶”
2021-11-08 15:41:24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國家速滑館業務主管、場館運作團隊場館運作中心經理劉源潔從研究生還沒畢業時,就參與到國家速滑館的項目裏。她參與了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的建造,看到第一批鋼索運到現場、看到“天幕”編織完成、看到冰面從施工到接受係列測試賽的檢驗。

  劉源潔介紹,工程團隊經過上百次的實驗,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成功研發出國産高釩密閉索。鋼索各項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準,中國制造的力量改變了鋼索只能依靠進口的局面。與此同時,國家速滑館制成了亞洲最大的全冰面,冰板所用的制冷盤管8500多道焊縫一次合格率超過99%。

  在劉源潔的心裏,“冰絲帶”的建設者們站上領獎臺,獎牌是“中國設計”“中國制造”“中國經驗”,“我們用‘中國方案’編織出了新時代中國人的豪邁。”

  “沒有我們中國人夠不著的天”

  新京報:國家速滑館為什麼被稱為“冰絲帶”?

  劉源潔:國家速滑館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的比賽場館,是北京地標性建築,也是北京冬奧會唯一新建的冰上競賽場館。它造型獨特,外墻由低到高盤旋著22條絲帶,與晶瑩剔透的超白玻璃相結合,就像是速度滑冰運動員在冰上留下的滑行軌跡,所以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冰絲帶”。

  還記得2018年,我第一次看到它的設計圖時,便被震撼了。那動感的造型,體現了速度與激情,還有那極具想像力的設計,彰顯了我們國家的文化與自信。在接下來的三年裏,我也見證了“冰絲帶”以令人驚嘆的中國速度躍出圖紙,以令人澎湃的中國方案創造著“中國奇跡”。

  新京報:在建設“冰絲帶”的過程中採用了什麼中國方案?

  劉源潔:為了運動員在比賽時有開闊的視野,觀眾有更好的觀賽體驗,“冰絲帶”場館屋面採用了世界體育館中跨度最大的索網結構。形象地説,就像是把一個巨大的羽毛球拍“繃”在場館的上方,不過這個“球拍”不是由樹脂纖維,而是用鋼索編織,我們管這叫“編織天幕”。這種方式比傳統結構要節省四分之三的鋼材,工期還能大大縮短。

  可“編織天幕”面臨的第一個難題是:索網的材料。“編織天幕”需要建築用高釩密閉索,但能生産出這種材料的工廠主要集中在歐美髮達國家,國內沒有先例。一些國外代理商找到府來。用他們成熟的材料是省事,可我們的總工程師説雖然西方的技術成熟,可價格太高、供貨時間沒有保證,以後要是在維護上出現問題,更是隱患。所以,我們要自己造鋼索。

  但從方案變成産品,是很不容易的。研討會開了一次又一次,經過上百次的實驗,國産高釩密閉索終于研發成功,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看到第一批運到現場的鋼索,我熱血沸騰,倣佛鋼索裏也流動著中華民族的血液。編織羽毛球拍是有一個固定的架子,可我們編織天幕只能把鋼索鋪在地上,就地編織,再把編織成形的網面一釐米一釐米地提到半空中,再利用“機器人”完成索的張拉。技術人員緊張地盯著感測器反饋的數據,每一次的提升和張拉都牽動著在場所有人的心。

  2019年3月,“天幕”編織順利完工,我國自主設計的鋼索各項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準。中國制造的力量改變了鋼索只能依靠進口的局面。望著高高織就的天幕,我不禁感嘆,沒有我們中國人夠不著的天。

  心中的領獎臺上站著“冰絲帶”的建設者

  新京報:工作中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

  劉源潔:如果説,“編織天幕”是速滑館的“天”,那麼“冰絲帶”的冰就是速滑館的“地”了。

  在國際上,冰場一般慣用的是氟利昂制冷劑,但我們團隊始終堅持“綠色辦奧”的理念,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選擇了建設史上第一個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的奧運場館。採用這種技術,碳排放量幾乎為零,相當于減少了3900輛汽車的碳年度排放量,或者説栽種了120多萬棵樹。

  這些數字,聽著就叫人興奮。但是做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由于二氧化碳制冷劑具有酸性,制冷盤管必須選擇耐腐蝕性更好的不銹鋼管,這種管壁厚度只有2毫米,相當于4張A4紙的厚度,鋼管水準間距只有10釐米,要在這麼小的空間內施工,難度非常大,14名高級技工反覆演練,才找到最佳的焊接角度。

  施工時正是8月份、北京的桑拿天,人待著都熱,而師傅們手握焊槍、戴著護目鏡一蹲就是幾個小時,身上的工服都被汗水浸透了,汗珠滴在地上,與焊花碰撞發出呲呲的響聲,但是沒有人叫苦、沒有人喊累,大家只有一個念頭,絕不能耽誤工期。他們説,能夠參與奧運是一輩子的驕傲,再苦也值得。

  新京報:“冰絲帶”創造了什麼“中國奇跡”?

  劉源潔:冰板所用的制冷盤管連接起來有120多公里長,相當于北京到雄安的距離。按照設計標準,盤管水準誤差是10毫米,經檢測,我們的盤管水準誤差均在3毫米以內,遠高于設計要求,8500多道焊縫一次合格率超過99%。現在,國家速滑館已經制成了亞洲最大的全冰面。值得一提的是,冰面還可以實現分區域制冷,賽後能夠滿足2000人同時開展所有冰上項目。

  今年4月舉辦的相約北京係列冰上測試活動,就是我們的模擬考。場館裏,潔白的冰場散發著微微的寒氣,可看臺上的我緊張得手心都出汗了。一聲發令槍響,運動員們你追我趕,冰刀在冰面上留下美麗的劃痕,聽著運動員們滿意地用“行話”來形容冰面“很走道兒”,我們心裏特別自豪。 頒獎臺上的運動員們,享受著屬于他們的高光時刻,而在我的心裏,領獎臺上也站著“冰絲帶”的建設者們,我們的獎牌是“中國設計”“中國制造”“中國經驗”,我們用“中國方案”編織出了新時代中國人的豪邁。

  新京報:在這段工作中,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劉源潔:我從研究生還沒畢業、尚是一名實習生的時候就參與到冬奧中、參與到國家速滑館的項目裏,一直到現在。這個場館是我工作開始的地方,我在這兒付出了心血,對“冰絲帶”有無比真摯的情感。現如今,激情飛舞的“冰絲帶”正敞開胸懷迎接奧運健兒的到來。我希望奧運健兒們能夠在這裏創造好成績,我們期待著在冬奧會的賽場上、在“冰絲帶”的冰面上,見證奧運的輝煌,見證場館建設者的榮光。(記者 吳為 實習生 王美約)

+1
【糾錯】 責任編輯: 雲賽俠
北京要聞
  • “中國方案”織就最美“冰絲帶”
    國家速滑館業務主管、場館運作團隊場館運作中心經理劉源潔從研究生還沒畢業時,就參與到國家速滑館的項目裏。在劉源潔的心裏,“冰絲帶”的建設者們站上領獎臺,獎牌是“中國設計”“中國制造”“中國經驗”,“我們用‘中國方案’編織出了新時代中國人的豪邁。
  •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進入“下半場” 舉辦雪橇國際訓練周和世界杯
    昨天,位于延慶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在今冬第一場大雪中,迎來了雪橇國際訓練周和世界杯,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的200余名運動員和隨隊官員參加此次國際測試活動。國際無舵雪橇聯合會正在為3個月後在中國舉辦的第24屆北京2022年冬奧會做著準備。
  • 少兒冰雪運動成新風尚 喜愛冰雪的孩子越來越多
    隨著北京冬奧會的臨近,北京市內掀起了一股冰雪運動“熱潮”。各大商場開辦的倣真冰場如火如荼,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萌娃走上了冰面,也讓他們在冰雪運動中快樂成長。”  有著輪滑基礎的陽洋,相比其他孩子更容易上手,而更多孩子卻在冰面上滑得搖搖晃晃。
  • 雪後4小時道路徹底暢通
    “雪停後,直到下午4點之前都是掃雪鏟冰的黃金時間。梁麗琪所在的東城環衛一所北京站分隊將負責長安街、北京站附近道路的掃冰除雪工作。”  東城環衛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東城區連夜出動1451人,負責175條道路和14座立交橋的掃雪鏟冰工作。
  • 雪後蔬菜供應情況如何?記者清晨5點實地探訪
    淩晨5點的大佛寺東街南口,寒風穿過行人稀少的街頭,只有環衛工人忙著鏟冰除雪的身影。今年初雪來得早,氣溫又低,商戶們達成了共識,把保市場供應當作一個任務,誰也不能趁機加價。
北京環球度假區:雪中遊
北京環球度假區:雪中遊
北京降雪
北京降雪
北京各方應對今冬首個寒潮
北京各方應對今冬首個寒潮
北京正式啟動居民供暖工作
北京正式啟動居民供暖工作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54531128043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