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正在向老人示範刷卡取電流程。 供圖/天宮院街道
今年72歲的趙憲坤,家住大興區天宮院街道新源時代社區,過去只要天氣允許,老人就喜歡騎着電動三輪車到附近的公園曬太陽。可頭一陣兒,家裏人發現,老人出門好像不願騎電三輪了。
這是怎麼了?
原來,自打社區禁止電動自行車入戶充電,趙憲坤也改掉了“卸下電池,上樓充電”的習慣。“在家充電確實危險,害人害己,電視上都説了,100秒就奪命啊……”老人本以為社區新裝了充電樁,充電應該挺方便,沒承想,初次體驗就犯了愁。“我看使用説明上寫了,必須掃碼,否則不給通電,我這老年手機沒這功能啊,社工倒是&&充上了,怎麼説也不要錢,我哪好意思?”老人有些無奈,電動車充電太麻煩,他外出都盡量走着,只能到家門口的“口袋公園”轉轉,“眼看著天兒也越來越冷,再往後,乾脆貓兒在家裏算了。”
犯愁的可不止趙憲坤一人。有一天,趙憲坤下樓遛彎兒,到充電自行車車棚裏看了看,自己車旁邊,還並排擺着好幾輛,看上去也有日子沒動過了,“唉,車還都挺新的,就這麼‘吃灰’了。”老人念叨着。
“大爺,咱小區車棚新安了電動車充電樁,您用過嗎?”車棚裏進來幾個人,其中一位女士和趙憲坤聊起來,“要是好使,車還能在這兒‘吃灰’啊?”趙憲坤搖搖頭,説起了自己的遭遇,老人還提出建議,“其實,給我們老人辦張卡,給電動車充電就像坐公交車一樣,充多少電刷多少錢,多方便。”
趙憲坤沒想到,這隨口一説很快變成了現實。
與老人交流的女士是天宮院街道工委書記賈淑麗,那天,她正與街道、社區幹部走社區、找問題,正巧碰上趙憲坤。最近街道推行“三個一”工作法——街道幹部和社區工作人員結合工作實際,每天一小時,巡社區、查問題;每天一本賬,盯進度、促整改;每天一解決,消問題、見成效。
賈淑麗説,街道在18個社區和地鐵口、商圈等公共區域安裝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設備63組,其中充電樁37組,充電櫃26組,共計1083個充電口,解決了居民充電難題。“不過走進社區才發現,我們的工作還存在很多不夠人性化的地方,比如充電樁只能掃碼取電,這讓老人犯了難。”
從新源時代社區出來,天宮院街道就召開了專題會,研究電動車充電設備改進措施。很快,升級改造工作啟動,由街道出資,結合老人建議,引進電子刷卡管理系統。首先以老人較多的天宮院社區和新源時代社區為試點,對電動自行車充電設備進行全面升級。定制設備、安裝系統、試運營……半個多月後,兩個社區的電動自行車刷卡系統安裝完畢,社工們帶着老人辦卡、體驗新變化。“您把卡貼在這個位置,停留兩秒就開始充電了。”社工説,部分記不清手機號和身份證號的居民,社區工作人員還上門&&辦理。
兩個社區刷卡系統上線第一天,就有98位老人辦了“充電一卡通”,趙憲坤就是其中之一,“現在方便太多了,卡上餘額不足時,到社區就能充值,真跟充公交卡一樣。”老人説,“充電方便了,我又能騎着車到稍遠一些的大公園去感受秋天了。”
賈淑麗&&,街道將對首批試點社區辦卡數據及使用情況進行具體分析,進一步優化完善刷卡系統,進而在更多社區推廣、落地,解決老年群體難題,將實事辦到居民心坎兒上。
記者手記
“走動式”辦公隨時訪隨時辦
接訴即辦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展開天宮院街道轄區地圖就會發現,大多數社區都在京開高速以西,街道辦事處在高速以東。居民、社工如果遇到困難,想要當面向街道幹部反映,就要走橋洞穿過高速路,很不方便。
居民不方便,街道就把“訴求意見箱”搬到居民身邊。街道、社區幹部“走動式”辦公,每天1小時,到包片社區,面對面“傾聽”居民生活體驗,了解居民實際問題,及時解決居民難題。
“走動式”辦公,不僅及時發現了居民身邊不少揪心事、煩心事、鬧心事;而且還每天監督回訪,推進問題有效解決。
有求必應、有問必答、有題必解、有難必幫的社區治理新模式,推動接訴即辦向未訴先辦轉變,收穫居民點讚。(記者 陳強)
-
2021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將線上舉辦
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舉行發布會,宣布2021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線上)將於2021年11月18日至24日在互聯網上開展。
-
首都兒科研究所新生兒內科用"音樂療法"傳遞母愛
近日,首兒所新生兒內科通過臨床的實踐探索,新開展了“音樂療法”,通過播放音樂幫助緩解患兒哭鬧、煩躁、焦慮等負面情緒。
-
設施一流保障到位 "冰立方"這樣辦好輪椅冰壺賽
昨天,相約北京·昆泰2021年世界輪椅冰壺錦標賽在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進行了循環賽最後一個比賽日的爭奪,中國隊順利晉級半決賽。” “冰立方”比賽大廳內,通過東西兩側各一條無障礙坡道,輪椅冰壺運動員和乘坐輪椅的工作人員自如地穿梭於賽場內外。
-
北京海淀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産總值7146.8億元
記者28日從北京市海淀區獲悉,今年1-3季度,海淀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7146.8億元,兩年平均增長8.7%。
-
北京胸科醫院互聯網醫院成立 復診在家即可完成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互聯網醫院日前正式掛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