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來

讓未來的能源係統更加智慧與共用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臺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精彩觀點
1
郭慶來
新華網:電力自動化科研領域將為企業及區域經濟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
新華網:電力自動化科研領域將為企業及區域經濟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1022/d21a38e38448487d9d3f8880f9482792.mp4
數字基建設施如何保證可靠的供能?在未來的電力負荷中,會有相當一部分比重變成數字負荷,反過來這些負荷對電力係統的運作起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比如可以基于數據中心做更復雜的計算,基于5G通訊網絡做更實時的通信和控制。數字基建設施與能源係統二者之間會形成特別緊密、相互耦合的關係,會帶來很多有趣的研究任務和挑戰。    
我們現在在做的工作都跟這些有關,包括大家都在提的能源互聯網,就是把能源的技術和互聯網的思維和技術融合,本身也體現能源與資訊的交叉,是新基建非常好的體現。我們設想未來場景,每個用戶或工廠都有用能需求,但在電力係統運作時,這些用能需求必須和實時的發電供給匹配,這種情況下,我們基于更先進的通信係統和算力係統,實現二者更積極主動實時的匹配。比如風電或光伏突然間很富裕,作為一個工廠或者用戶,會得到比平常更便宜的電,那就可以多用電、多生産。如果電很貴的時候,可以從鄰居那兒交易過剩的可再生能源滿足生産需求,將來每個人都是能源裏的主體,是産銷者,大家可以兩兩之間互相進行能源交易,這種復雜場景下必須要有強大的資訊係統支撐,所以這方面新基建一定會發揮重要作用。
1
郭慶來
新華網:目前的科研技術可以從哪些方面加快我國用電結構調整?
新華網:目前的科研技術可以從哪些方面加快我國用電結構調整?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1022/e81808fc66c841ed866f35043325f7a8.mp4
我覺得有兩個手段,“節源”和“開流”。所謂節源,即在電力係統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如何去響應?比如在內部裝電力儲能設備,電力過剩時,能把能量提前存儲下來。當電不夠用時,就可以用存儲下來的電;另一種手段是通過更先進的自動化手段完善生産線。譬如説在廣州的一些工廠,對他們的生産線工藝做調整。本來大家同時工作,用電時間疊加在一起,負荷用電會很多,但如果大家不在一個時間用電,十幾條生産線逐一有序生産,就可以把整個的負荷峰值消下去。其實我們怕大家都集中在一個時刻用電,電不夠用,如果大家更有序地生産,把峰值削低一點就會很好,這就是需求側響應。最終希望我們消費者更加主動去響應電網需求。當然用戶肯定不希望被計劃,但可以激勵他們,如果晚一點用電就給你一個優惠券,通過這種方式鼓勵他去錯峰用電。    
另外從開流的角度,通過部署更多的分布式的光伏,比如工廠屋頂裝光伏,甚至不用自己裝,包括像溫州很多光伏生産廠家,願意跟你談一種商業模式,比如他給你裝上光伏,電供你用,富裕的電還可以送出去。有點像互聯網經濟時代的共用經濟模式,共用的其實是本地的資源。
1
郭慶來
新華網:青年科學家們正在貢獻著怎樣的科技智慧?
新華網:青年科學家們正在貢獻著怎樣的科技智慧?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1022/0493c1ad7d734cc6b410efa7030d7958.mp4
我覺得作為青年一代,應該起到繼往開來的作用。首先我們從前輩科學家,包括從師長這一輩身上學到很多優良傳統。比如清華大學電機係一直秉承頂天立地的科研理念,頂天就是你一定要做最前沿最有挑戰性的任務,立地就是要解決實際中的工程問題。這樣的理念一直在不同代的學者身上傳承,成為我們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同時作為年輕一代也要肩負開拓的任務,去開拓新的科研方向、更多新的理念、敢于嘗試新的問題,這也是科學的魅力所在。你總是要去做一些沒有做過的事情,或者是所有人都沒有做過的事情,這樣也會讓自己覺充滿挑戰,充滿探索未知的樂趣。對于青年學者來説,怎麼樣做好傳承和開拓,既往又開來,是後續很重要的任務。
1
郭慶來
新華網:通過2020世界科學青年科學家峰會,有什麼想與大家分享和交流?
新華網:通過2020世界科學青年科學家峰會,有什麼想與大家分享和交流?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1022/804b5b1df00447c3b7b10994145d5a5f.mp4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使得我們能和不同學科的人匯聚一堂,大家研究的內容或方向都有一些壁壘,但是如果能夠打破這種壁壘,就會産生很多很新鮮的想法。我很珍視這次機會,能夠和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青年同行交流。這個過程中,興許會擦出新的火花,包括我們現在做的很多事情,其實都是跨領域的交流,比如能源學科,我做的方向其實就要和資訊學科去交流,能源互聯網肯定是能源學科和資訊學科,甚至包括經濟學學科,包括裏面用到的設備和和材料學科等都會有很深的交叉。
1
郭慶來
新華網:通過峰會這一平臺,您對溫州有何新認識?
新華網:通過峰會這一平臺,您對溫州有何新認識?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1022/cb4603fdd1504eb3bbb6a986d8683f9a.mp4
這是我第一次來溫州,我們在給學生上課的時候,會給大家講到,中國過去20年,用電量在持續、高速的增加,這些電到哪兒去了?如果我們到溫州,就能看到我們的電其實通過像溫州這樣的中國制造的集散地和橋頭堡走出國門,最後不僅支撐國內的經濟迴圈,同時也支撐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也是我們的能源通過中國制造再去到全世界的過程。    
作為能源學科的學者,我也要問自己這樣的問題,如何在這種情況下保持可持續發展?這可能是我來溫州需要提醒自己和思考的問題。所以我一直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未來應該在像溫州這樣民營經濟發達、更有創新性驅動、更有活力的城市。我覺得溫州能夠在這方面起到先鋒引領的作用,用創新的思維,不僅有技術上的創新,還有體制上的創新,去帶動整個中國經濟找到一條更好更健康的發展路徑。    
(文案:顧婷婷 拍攝/制作:張靈 編輯:戴益節)
01007007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