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伯民

服務“一帶一路” 絲路貫通中西文化交流之渠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臺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2020年5月13日,首屆“絲綢之路”周于浙江杭州開幕。活動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蘇伯民接受了新華網採訪。蘇伯民介紹了管理世界文化遺産莫高窟等6處石窟的敦煌研究院,並分享了敦煌研究院近年來與”絲綢之路”周邊國家開展的合作項目及研究成果。他認為文化遺産的保護以及文化遺産中蘊含的絲路精神的傳承,都需要青年人的參與。

精彩觀點
1
蘇伯民
請您簡要介紹敦煌研究院?
敦煌研究院是負責管理保護世界文化遺産莫高窟、榆林窟、炳靈寺石窟、麥積山石窟、慶陽北石窟和敦煌西千佛洞等6處石窟的保護管理機構。  
建院76年來,敦煌研究院已經形成了具有敦煌學諸領域研究、敦煌藝術研究和壁畫臨摹、文物數字化、考古、文物保護和敦煌藝術弘揚等多專業于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機構。它是國家古代壁畫和土遺址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古代壁畫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甘肅省古代壁畫和土遺址保護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的依托單位,在古代壁畫和土遺址保護領域具有較高學術和行業主導地位。  
近年來,敦煌研究院在古遺址、古墓葬和文物預防性保護等方向承擔國家科技項目 7項,主持課題 15 項,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10 余項,承擔古代壁畫保護相關的重點文物保護項目 60 余項,編制完成了《古代壁畫病害與圖示》等十七項國家和行業技術標準。近十年來,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 項。
1
蘇伯民
敦煌研究院在絲綢之路相關研究方面已經做了哪些工作?對絲綢之路沿途國家和人民産生了哪些影響?
近年來,敦煌研究院積極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開展了多方面的學術交流活動。如,相繼派出學術考察團前往阿富汗、印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國進行實地考察,與阿富汗國家博物館、印度英迪拉•甘地國家藝術中心烏茲別克國家藝術研究院的負責人和專家進行了開展保護和學術交流的討論,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另外,2017年7月,受商務部援外司委託,敦煌研究院派出專家考察團對吉爾吉斯斯坦境內重要的遺址進行了考察,並與吉爾吉斯斯坦文化旅遊部進行了討論,提出了在吉爾吉斯斯坦三處遺址開展文物保護和考古發掘的項目建議,得到了吉國政府部門積極回應。當前,敦煌研究院正在積極努力爭取國家項目支援,在吉爾吉斯斯坦開展文物保護和考古發掘項目,促進兩國間的文化交流。
1
蘇伯民
“絲綢之路周”是一種弘揚絲綢之路精神、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一種方式,談談對它的看法?
絲綢之路是一個公共話題,不同屬性的領域和機構都能在其中找到各自的訴求點和貢獻點。在此大背景下,中國文化遺産界如何從自身資源和優勢出發,集合社會各方資源發出自己的聲音,在社會各界引發同頻共鳴,在弘揚絲路精神、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直是一個需要深入思考的命題。   
“絲綢之路周”是由中國文化遺産界創意和主導、社會各界參與和實施、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形成互動、在國際社會中發出中國聲音並産生良性影響的長久性年度國際人文交流活動。從2020“絲綢之路周”的活動安排來看,盡力呈現出多層次、全維度,既有學術引導又有公眾參與,既有主場又有聯動,既有國內又有國外。隨著“絲綢之路周”活動的持續開展,我們在中國傳統文化研究與推廣上可以逐步實現幾個目標:一是以研究為內核彰顯學術影響力;二是以聯動為模式擴大社會影響力;三是以國際為平臺弘揚絲路精神。
1
蘇伯民
文化遺産作為歷史的見證者以及文化的重要傳播載體,當前,中國的文化遺産機構在這方面已積累了哪些經驗和成效?
在國家各級政府部門的指導和支援下,近年來,中國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發展很快,搶救保護了一大批具有重要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古跡和可移動文物,文物科技水準不斷提高,並在考古、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文物價值發掘和文物保護裝備方面積累了一批關鍵技術和係統解決方案,有力地支撐了國家文物保護的需要。  
文物保護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點逐步聚焦于採用現代技術深入開展文化遺産所蘊涵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挖掘,研究文化遺産所面臨的損毀風險和文物本體劣化的科學規律,在此基礎上提出科學的保護技術和預防性管理科學模式。文物保護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已經成為普遍共識,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具體實踐技術正在不斷深入和完善。
1
蘇伯民
當前是弘揚“絲綢之路精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落地生根、持久發展的邁進階段,走好新絲路,我們應該怎麼做?
敦煌自古是“華戎所交一大都會”,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敦煌文化形成今天的盛大氣象,是因為善于以中華文化為基礎,廣泛吸收不同文化的優秀基因。敦煌是中西方文化互學互鑒、交融發展的典范,是絲路精神的最好體現。  
今天,我們走好新絲路,就是要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懷,更加廣泛地開展同各國的文化交流,更加積極主動學習借鑒世界一切優秀文明成果。
1
蘇伯民
如何利用現有資源及手段,將“絲綢之路精神”這顆種子深植于年輕一代的內心,讓他們成為新時代文化的引領者?
前不久,剛剛當選“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的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研究館員樊錦詩在頒獎典禮上説:“我們從事的文物工作,應該是一代又一代人為它繼續奉獻的永恒的事業。整個文物行業特別需要年輕人來關心它、參與它、保護它,為我們祖國的這一項不平凡的事業做出貢獻,我們的中華文明五千年才能永遠地發展下去。” 這是她對年輕一代接班人提出的殷切期許。  
青年興則未來興,青年強則未來強。文化遺産的保護以及文化遺産中蘊含的絲路精神的傳承,都需要青年人的參與。將這種精神化作一顆種子,深植于年輕一代的內心,生根發芽生長為一棵大樹,再開枝散葉蔓延為一片森林,其實就是薪火相傳、引領時代的過程。  
當下,文化遺産的相關資源及其豐富,研究成果也精彩紛呈,資訊傳播的技術手段也日新月異,青年人處于一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在此情形下,青年人如何完成薪火相傳的使命,實現引領時代的重任,需要社會和文博單位更加注重向青年人傳播我國優秀燦爛文化歷史的價值,使青年人了解我國5000多年的文明史,讓青年人在學習和了解中真正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不斷增強文化自信,自覺地為國家的強大和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文字:吳佳蔚 金心怡 編輯:吳佳蔚)
01002010002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