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華時評:對世界遺産不能重申請輕保護
2019-05-31 17:07:1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 題:對世界遺産不能重申請輕保護

  新華社記者董峻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3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傳遞出這樣一個資訊:中國有世界遺産53項、總數位居世界第二,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遺産大國。然而,這個“總數世界第二”和“世界遺産大國”的盛名之下,我們對這些遺産所進行的保護仍有不足之處。

  世界遺産是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名錄》的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自然區域和文化遺存。中國是一個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國土、煌煌五千多年歷史的泱泱大國,世界遺産位居世界前列是正常的,甚至是必然的。對此,我們可以滿懷自豪,但不可沾沾自喜。説到底,這筆遺産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我們的責任是把它保護好、管理好,盡可能完好地交給子孫後代。

  然而,在一些地方,申報世界遺産的最大動力往往來自經濟指標的強烈驅動。有數據顯示,世界遺産是國內外遊客首選旅遊目的地。各遺産地通過開展適當的旅遊展示活動,拉動了住宿、餐飲、交通、土特産加工、手工藝制作等相關産業的發展。僅2018年,各遺産地就為地方帶來直接旅遊收入143.75億元。

  這樣的情景眼下頗為多見:旅遊景點熙熙攘攘人滿為患,脫離原生境存在的“民間文化”只是專為遊客的表演項目,自然保護區被以探險和科考為名的“高端旅遊”項目侵蝕幹擾……“世界遺産”往往是旅遊景區的一塊金字招牌。如果是重旅遊開發、輕保護遺産,這樣的優異“成績”又何足挂齒?

  一次次曾被遺産大會亮黃牌警告的事實説明,“適度”二字仍是考驗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執政能力的一把尺規。如何真正樹立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絕不是停留在文件和石碑上的口號,要能夠有決心、有勇氣、有辦法對過度消費世界遺産説“不”。

  事實上,一處文物古跡或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産後,更應以只爭朝夕和加倍珍惜的精神狀態去保護。不要讓大自然和祖先留下的珍品遭受破壞,給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歷史的記憶,讓他們也能感受欣賞同一片山水,這才是遺産保護的真正意義所在。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
三峽水庫防汛騰庫進入最後階段
三峽水庫防汛騰庫進入最後階段
呼和浩特:校園炫彩花棍舞
呼和浩特:校園炫彩花棍舞
戲曲迎“六一”
戲曲迎“六一”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570112456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