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球觀察】專訪泰國駐華大使: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兩國合作前景更加廣闊

2019-03-07 14:51:08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鐘玉嵐 彭瑩 梁雨柔)“‘一帶一路’倡議給泰國和其他東盟國家帶來了很多益處。我堅信,借助‘一帶一路’倡議,泰中兩國合作前景將更加廣闊。”在今年中國兩會召開之際,泰國駐華大使畢力亞·針蓬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這樣説。以下是專訪主要內容:

  在中國兩會召開之際,泰國駐華大使畢力亞·針蓬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發 徐昕 攝

  新華網: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對于今年舉行的兩會,您比較關注哪些議題?

  畢力亞·針蓬:今年的中國兩會,我最關注的議題是扶貧。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實現全面消除絕對貧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還有1年時間,這是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的奮鬥目標。我認為,今年的兩會將重點討論扶貧問題,如何幫助剩下的貧困人口脫貧。

  其次是經濟。我認為,中國兩會將重點討論如何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科技創新驅動的轉型階段,或者説是“新經濟”階段,科技已被大量應用于中國經濟的升級。我將關注中國如何利用科技改善人民生活水準,幫助貧困地區和欠發達地區人口脫貧。我也關注中國政府為鼓勵經濟發展提出的新看法、新見解。比如,中國政府提出的雄安新區總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港珠澳大橋項目、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等。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城市群建設將是中國政府改善人民生活、推動經濟發展和走向繁榮昌盛的又一個新理念。

  此外,我也關注“一帶一路”倡議,在該倡議框架下,是否會提出更多更完善的措施,擴大互聯互通。

  新華網:您談到最關注扶貧,您如何評價中國在扶貧方面取得的成就?

  畢力亞·針蓬:中國的扶貧成就令人印象深刻,值得全世界學習。泰國詩琳通公主對中國的扶貧工程非常感興趣,她去年參觀了貴州省的幾個小村子,看到當地政府幫助村民改造了村裏的旅遊景點,旅遊業迅速發展,居民收入也隨之增加。

  這些村民實行村民自治,組建委員會,維護旅遊景觀,引導服務遊客。我也曾訪問過貴州的幾個村子,我看到當地村委會幾乎每晚都在開會討論,如何改善當地群眾的生活條件。我還發現,一些成功的企業家也會對村民進行幫扶,這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在茅臺集團支援下,有的村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阿里巴巴公司也曾派人員對一些村民進行培訓,教他們如何運用電商平臺銷售産品。從中國政府到私營企業,再到社會各界,都採取了多種措施,書寫出一個個成功的扶貧故事。

  我親眼見到了各方為扶貧付出的諸多努力。泰國等很多國家依然面臨貧困問題,也在努力改善貧困落後狀況。中國行之有效的扶貧實踐經驗值得泰國和全世界學習。

  新華網:您想用哪些詞概括中國70年來發生的變化?您認為這些變化對世界有何影響?

  畢力亞·針蓬:中國過去70年的發展堪稱“偉大的變革”,從貧窮落後發展到今天由科技創新驅動經濟不斷發展,步入了數字化社會。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電子商務模式來經商,使用科技來提高人民生活水準。高鐵建設就是一個例證。到2020年,中國高鐵營業裏程將達到約3萬公里,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中國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樣的成就是中國人民通過辛勤勞動實現的。中國正穩步走向繁榮富強。

  泰國從中國的發展進步中獲益頗多。為改善科技基礎設施,泰國推出了自己的“泰國4.0”計劃。如何利用科技創新促進經濟增長,跨越我們常説的“中等收入陷阱”,增強經濟實力,在這方面中國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希望中國向泰國提供幫助和支援,幫助泰國實施“泰國4.0”計劃,提高泰國的創新能力。

  我認為,中國“偉大的變革”在很多方面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中國是東盟國家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是其他許多國家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經濟繁榮發展有益于世界。

  在中國兩會召開之際,泰國駐華大使畢力亞·針蓬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發 徐昕 攝

  新華網:今年,中國將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您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給兩國和東盟國家帶來哪些機遇?

  畢力亞·針蓬:“一帶一路”倡議給泰國和其他東盟國家帶來了很多益處。“一帶一路”倡議總體規劃旨在將各個國家和地區連接起來,凝聚力量搞經濟建設。倡議不僅關注基礎設施建設,還提倡人文、金融等領域互聯互通,促進共同繁榮。東盟地區約有6億人口,中國有近14億人口,如果將中國和東盟連接起來,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

  東盟十國內部有互聯互通的規劃,計劃建設完善道路、橋梁和機場等基礎設施;從宏觀層面看,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為東盟提供資金支援,促進東盟改善設施。因此,東盟和中國從微觀到宏觀層面都連接在了一起。“一帶一路”倡議在促進東盟各國互聯互通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舉一個具體的例子,連接中國昆明、寮國、泰國曼谷的泰中鐵路項目,預計將于2020年通車。屆時,人員往來與貨物流通將會更加方便快捷。

  泰中互聯互通越多,兩國的商貿旅遊業就會越繁榮。目前從中國雲南、廣西到東盟國家大陸有很多條經濟走廊。東盟地區與廣西有公路或高速公路相通;等高速鐵路建設完成,並不斷拓展,將整個區域連接起來,中國和東盟之間的商貿往來將會更加頻繁。

  我們歡迎更多投資者來泰國的“東部經濟走廊”投資建設高科技産業,改善當地環境。華為已在此投資互聯網建設,改善當地數字聯通,我們期待京東、阿里巴巴等更多企業在此大力投資。這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我們希望實現東盟地區的數字聯通。我相信在4月份舉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將會繼續討論互聯互通等問題。我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政府層面的合作,也能促進企業間的商貿合作。

  新華網:您如何評價兩國雙邊交往取得的成就?2019年您對兩國合作有哪些展望和期待?

  畢力亞·針蓬:泰中兩國關係友好,長期和平共處,兩國關係有著穩固而堅實的基礎。

  我認為,通過建立更加密切的聯繫,兩國的友好關係將更上一層樓。這正是“一帶一路”倡議所做的:建設高速鐵路,完善基礎設施,建立數字聯通,增進文化交流,在國與國之間建立多方面的密切友好關係。

  我還想提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我們應該將中國南部的粵港澳大灣區和湄公河次區域等地區緊密聯繫起來。如果我們促進互聯互通,雙方合作越多,兩國關係越緊密,從而商貿往來、旅遊交流、投資開發、文化溝通才能更加頻繁。

  未來,泰中兩國在很多領域還有廣闊的合作空間。我建議將中國南部地區與東南亞大陸地區連接起來,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我們已經開展了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瀾湄合作)和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三河流域經濟合作戰略。這些區域的國家可以聯合參與項目,使湄公河次區域和中國南部地區的人員交流實現互聯互通,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發展貿易和旅遊業。2018年,泰中兩國的雙邊貿易總額約為810億美元,希望未來3年內,努力實現1400億美元的貿易目標。我堅信,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兩國合作前景將更加廣闊。

  新華網: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您如何評價中國在吸引外資和擴大進口方面的係列舉措?您如何看待中國以開放包容的態度來推動世界發展共贏?

  畢力亞·針蓬:去年,泰國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是一場國際盛會,也是中國堅定開放市場、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重要體現。今年,泰國將參加第二屆進口博覽會,與中國建立密切聯繫,積極參加中國組織的相關活動,有利于泰中兩國雙邊貿易。

  泰國還投資了中國的養殖業。泰國“正大集團”在山西省大同市投資生豬養殖項目,這樣的投資項目有助于當地扶貧開發建設。泰國企業還在中國廣西投資了制糖業,為當地百姓提供就業機會。泰中兩國企業間的合作成果斐然。

  中國市場更加開放,經濟更加繁榮,人民的生活將會越來越好。開放的市場能夠促進貿易增長,從而有更多發展經濟的機會。中國向世界敞開大門,舉辦進口博覽會,歡迎各國洽談貿易。最近,全球經濟發展迅速,供應鏈愈發復雜化。很難説一個産品到底是由哪個國家生産的,因為即使是很小的産品可能也是由多個國家不同地區的企業合作生産的。這説明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程度加深,只有開放市場、依靠自由貿易、推進多邊貿易體係,才能發掘更多機遇,全球經濟才能實現持續增長。

  新華網:您如何看待近年來中國的科技創新力?未來兩國在此層面,會有哪些合作?

  畢力亞·針蓬:中國在不少科技領域已處于世界領先水準。發展中國家在沒有那麼多資金購買技術的情況下,要學習中國的經驗,提高自己國家的科技水準。

  目前,許多國家都面臨同樣的挑戰。我認為,泰國也要開放市場,學習新技術、新知識,提高科技水準,開展自主創新。“泰國4.0”計劃旨在提高泰國的人口素質。泰國人民要學會利用科學技術武裝自己。許多發展中國家要想經濟發展,必須利用科技創新驅動,中國的發展模式就是這類國家學習的榜樣。

  我們期待中國企業前來泰國投資。目前,許多中國企業已在泰國投資了高新技術産業,例如,阿里巴巴在泰國投資建設了智能倉庫,同時將幫助泰國農民利用電商平臺銷售農産品。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泰國將會迎來更多中國企業投資。

  (出品人:田舒斌 監制:郭奔勝 劉加文 策劃:夏小鵬 徐倩 劉丹 林雪 統籌:李小雨 畢秋蘭 劉小軍 編輯:鐘玉嵐 彭瑩 梁雨柔 侯強 攝影:徐昕 攝像:郝廣鵬)

[責任編輯: 劉夢姣 ]
【寰球觀察】專訪泰國駐華大使: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兩國合作前景更加廣闊-新華網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11210075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