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華國際時評:默克爾的“震驚”説明瞭什麼
2019-02-18 12:54:4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2月18日電 題:默克爾的“震驚”説明瞭什麼

  新華社記者鄭漢根

  美國方面對于進口汽車關稅的“232調查”報告即將揭曉。美國政府此前屢次威脅要對進口汽車徵收高達25%稅率的關稅。如果這一措施屆時真的落地,多國汽車業將遭受嚴重衝擊。而實施汽車關稅的原因,正是“國家安全”。

  在日前閉幕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默克爾用罕見的不滿語氣表示,如果德國汽車被視為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那我們真的震驚了”。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在貿易爭端中祭出“國家安全”大旗的次數越來越頻繁,連民用汽車貿易也上升到了危害國家安全層面,下一個被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打壓的目標又會是誰?貿易保護主義已到了連美國自己的盟友都深感不滿的地步。

  去年美國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宣布對鋼鋁進口産品開徵高關稅時,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曾指出,這“不是為了什麼國家安全的理由,而是為了保護美國國內産業的公然幹預”。

  默克爾“震驚”的背後,也顯示出跨大西洋關係越來越明顯的裂痕。在伊核協議問題上針鋒相對,在北約軍費開支上討價還價,在貿易問題上的矛盾,都顯示出大西洋兩岸的紛爭在加劇,互信在降低。難怪今年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官方宣傳片中,提出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跨大西洋同盟能否維持?”

  默克爾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表講話時,還使用了“冷戰思維”一詞。她在談到俄德“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時,敦促美國“放棄用冷戰思維”看待這一項目,認為該項目不會增加德國和歐洲對俄能源的依賴。

  由于政治、經濟等多種因素,美國對俄羅斯通往歐洲的這一管道項目一直冷眼相向。“冷戰”這個當年美德等西方陣營與蘇聯等華約國家對峙時的用詞,如今竟成為德國總理告誡美國的用語。

  默克爾的“震驚”,以及她對美國盟友直言不諱的“對嗆”,是國際社會對當前國際政治生態不滿的縮影。“震驚”背後,讓我們看到了貿易保護主義有變本加厲之勢,看到了冷戰思維依然存在、強權政治遠未消弭。在這種情勢之下,國際社會越發清醒地認識到,維護多邊主義的聲音需要繼續加強,推進互利共贏的舉措應該不斷加強。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福建晉江:亮花燈 迎元宵
福建晉江:亮花燈 迎元宵
甘肅隴南:演出高山戲 喜迎元宵節
甘肅隴南:演出高山戲 喜迎元宵節
紐約唐人街舉辦新春大遊行
紐約唐人街舉辦新春大遊行
河北遵化:打樹花迎元宵
河北遵化:打樹花迎元宵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7661124129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