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孟加拉國:絲路夢升起的地方
2016-10-14 07:23:23 來源: 光明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孟加拉國位于南亞次大陸,南瀕孟加拉灣。該國地小物薄,人口眾多,自然資源匱乏,經濟社會發展水準較低,是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近年來,孟加拉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年平均經濟增長率保持在6%以上,正朝著2021年成為中等收入國家的目標而邁進。當前“一帶一路”正延承著兩國古代絲綢之路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鑒的精神,共築中孟古絲路的復興之夢。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三條絲綢之路把中國和南亞次大陸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人們熟知的“北方絲綢之路”和略晚開辟的“海上絲綢之路”分別在西北和東南方向連接起中國中原與南亞次大陸並延伸至歐洲和中東、非洲。開創了七下西洋壯舉的鄭和至少兩次到過今天的孟加拉國。

  而第三條絲綢之路,即“南方絲綢之路”,更是曾經與孟加拉有著不解之緣。研究顯示,這條絲路很可能起始于西元前4世紀的先秦時期,比上述兩條絲路的歷史都要長,距今已有2400余年的歷史。最早記載“南方絲綢之路”的見于《史記》,其中記述了漢使張騫出使大夏國(Bactria)的一段經歷。西元前122年,張騫從大夏返回西漢首都長安,奏報漢武帝劉徹説,由北方去大夏,“患匈奴隔其道”,而從“羌中”(今青藏高原一帶)去又“險”。因此,通過“蜀身毒道”往之,是為“宜徑”。在他的呼吁下,漢朝決定重開與西南地區的交通線,從而恢復了這條早已存在的“南方絲綢之路”。中外學者認為,“南方絲綢之路”是中國和南亞次大陸之間最早開辟,而且是古代中國邊民經緬甸到次大陸最短的路程,與“北方絲綢之路”構成了古代亞歐大陸的兩條重要通道。

  從史料看,秦漢時期,“南方絲綢之路”的起始點是蜀地,即今天的成都平原,而後南下入滇,經今天的昆明、大理、保山、瑞麗,再進入緬甸和印度。到唐宋時期(西元618年至1279年),通過這條古道的貿易和人員往來更加活躍,所走的路線也有拓展。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哪條茶馬古道,最終都殊途同歸,到達布拉馬普特拉河沿岸一個王國,名叫“奔那伐彈那國”(Pundravardhana),並由此再進入印度平原。“奔那伐彈那”這個名字在《新唐書·地理志》和唐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記》中均有記載,其地理方位可能在當今孟加拉國的朗普爾(Rangpur)附近或帕布納(Pabna)一帶。

  “南方絲綢之路”為中國,特別是川滇地區同南亞次大陸之間的文化、科技和商貿交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聯通作用。眾所周知,養蠶和絲織技術最先起源于川滇,後經“南方絲綢之路”傳入南亞次大陸和波斯。可以説,今日孟加拉紡織業和種茶業的傳統與上述古代交流不無淵源。

  目前,孟加拉國是全球第二大服裝加工和出口國,擁有近5000家成衣加工廠,多為歐美國際品牌代工。制衣業是該國的出口支柱産業,每年産值達200多億美元,成衣出口佔該國貿易總出口額的八成。但是孟加拉除成衣制造業外,輕重工業基礎均十分薄弱,交通基礎設施和能源電力供應嚴重不足,導致其經濟發展存在較大瓶頸,總體上處于價值鏈低端,出口産品的低附加值限制了其經濟的進一步騰飛。一方面孟加拉總體投資環境不佳,基礎設施差、能源短缺;另一方面,孟加拉又是南亞地區乃至全球最具經濟發展活力的國家之一,GDP平均增速連續10年保持在6%以上。欣欣向榮的發展前景、逐漸穩定的政治環境和良好的國際信貸信譽,使孟加拉躋身亞太地區最受投資者青睞的十大外商直接投資目的地之一。聯合國貿易與發展組織(UNCTAD)最新報告顯示,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孟加拉國有望于2024年脫離最不發達國家行列。本屆政府在總理謝赫·哈西娜的領導下更是雄心勃勃,制定了2021年孟加拉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準的宏偉目標。為實現“孟加拉夢”,孟政府推出了一係列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公路、鐵路、能源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速,計劃到2030年新建100個經濟區,鼓勵外商投資,大力發展交通、通信、農業、化工、紡織服裝等産業,提升工業化水準。

  (記者 劉欣偉 趙嘉政)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格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雨後西湖晴歸來
雨後西湖晴歸來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91293219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