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合肥9月23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近期該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成功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研制出重要部件“校正場線圈”,並于9月22日正式竣工交付,即將運往法國ITER建設現場。
ITER計劃是當今世界規模大、影響深遠的國際大科學工程,我國于2006年正式簽約加入該計劃。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承擔了多項ITER採購包研發任務。
據了解,9月22日竣工交付的“校正場線圈”是ITER主機的重要部件,共有3組18個線圈,主要用來補償線圈制造、接頭、引線及裝配誤差造成的縱場和極向場線圈繞組位形偏離所帶來的磁場誤差。
“校正場線圈”的制造工藝復雜,涉及到超導、低溫、絕緣、材料、焊接、電測試等多個學科,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承擔全部設計工藝開發和研制。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宋雲濤介紹,他們研制的磁體具有尺寸大、截面小、精度高等特點,線圈整體輪廓精度誤差控制在1毫米內,超導接頭最大電阻值小于5納歐,多項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