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海棠鎮徐家山村繡娘阿依(左二)在新家門前一邊與鄰居聊天一邊刺繡(9月10日攝)。 當前,四川脫貧攻堅進入決戰關頭,最後的貧困堡壘全部位于大涼山腹地。然而近年來這裏大部分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守家園的婦女成為大涼山的重要勞動力。針對這一現象,各級政府多措並舉,探索打造婦女居家靈活就業與傳統優勢手工業聯動發展的模式,謀劃了傳統手工藝、公益性崗位、就近産業園務工等一係列適合婦女就業的舉措。大涼山的婦女用勤勞的雙手,撐起脫貧攻堅戰場的“半邊天”。 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海棠鎮徐家山村繡娘阿依(左二)在新家門前一邊與鄰居聊天一邊刺繡(9月10日攝)。 當前,四川脫貧攻堅進入決戰關頭,最後的貧困堡壘全部位于大涼山腹地。然而近年來這裏大部分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守家園的婦女成為大涼山的重要勞動力。針對這一現象,各級政府多措並舉,探索打造婦女居家靈活就業與傳統優勢手工業聯動發展的模式,謀劃了傳統手工藝、公益性崗位、就近産業園務工等一係列適合婦女就業的舉措。大涼山的婦女用勤勞的雙手,撐起脫貧攻堅戰場的“半邊天”。 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