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偉大民族精神是抗戰勝利決定因素
2020-08-27 14:38:07 來源: 解放軍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引言

    偉大民族精神所迸發出的特有魅力,總能喚醒民眾自覺,形成統一思想和行動。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進行的一係列抗爭,是中華民族覺醒的歷史進程,也是中華民族精神升華的歷史進程。這種民族覺醒和民族精神升華,在抗日戰爭時期達到了全新的高度——“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形成了偉大的抗戰精神”。中國人民的抗戰正是在這把精神火炬的指引下,才走出獨自面對強敵的漫漫長夜,穿越全面抗戰的戰火硝煙,奪取徹底擊敗侵略者的完全勝利,創造出“戰爭史上的奇觀”。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因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煥發全民族抗戰自覺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家國情懷是深植于中國人心中樸素、高尚、神聖的情感,以身許國、精忠報國是最鮮明的特質。面對日本法西斯瘋狂侵略、面對中華民族生死存亡危局,全體同胞以“誓死不當亡國奴”的民族自尊,挺身而出,共赴國難。在中國共産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海內外中華兒女以強烈的家國情懷,空前團結起來,爭相投入保家衛國的偉大鬥爭之中,形成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譜寫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主義篇章。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黨政府實行不抵抗政策,東北大好河山淪喪為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的殖民地。在亡國滅種的危急關頭,處境艱難的中國共産黨人舉起了抗日大旗,率先號召武裝抗日,戰略轉移中的中國工農紅軍幾經輾轉奔赴抗日戰場的最前線。在轉移的過程中,中國共産黨向沿途群眾宣講抗日救國的革命道理,播撒抗戰的種子,用共産黨人的實際行動,影響全民族抗戰自覺,使抗戰星星之火,在中華大地形成燎原之勢。在民族危亡之際,在中國共産黨的感召下,中國人民空前覺醒和團結起來,各民族、各階級、各黨派同仇敵愾,共禦外侮,結成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全民族抗戰的生動局面。這種從內心深處迸發出的抗日救國熱情,使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的無數中華英雄兒女自覺奔向抗日的戰場。英雄母親鄧玉芬先後把自己6位親人送上抗日前線,盡管他們全都戰死沙場,但老人家無怨無悔,因為她心裏明白“保家衛國,匹夫有責”的道理。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的那樣,“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這個戰爭促進中國人民的覺悟和團結的程度,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的一切偉大的鬥爭沒有一次比得上的”。

    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激發全民族抗戰動力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崇尚氣節,形成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節觀。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極其殘暴,以慘絕人寰的手段對待中國人民,企圖以屠殺和死亡讓中國人民屈服。面對侵略者的屠刀,中國人民用血肉之軀築起新的長城,在侵略者的炮火中奮勇前進,彰顯出中華民族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時已經完成了工業化,其軍隊在組織結構和武器裝備上已經初步完成機械化。同日本相比,當時中國和中國軍隊的落後,是一種結構性的整體性落後。由于國力特別是物質技術基礎的懸殊,抗日戰爭異常艱難和慘烈。面對窮兇極惡的敵人,中國人民浴血抗戰14年,雖然傷亡3500多萬人,但為了民族獨立、不做亡國奴,中華兒女始終沒有停止抗戰的步伐。在中國共産黨倡導建立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國人民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1938年八名抗聯女戰士,為掩護部隊突圍,身陷生死之地,她們視死如歸,挽臂涉入烏斯渾河,集體壯烈殉國。1941年八路軍晉察冀軍區五名戰士,把日軍引上狼牙山棋盤坨峰頂絕路後,面對數十丈深的懸崖,縱身一跳的英雄壯舉,彰顯出中國人民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正是這種浩然民族正氣,燃起了重塑中華民族精神的熊熊火焰,淬煉了中華兒女的血氣精魂。面對兇殘殺戮的侵略者,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凝聚起抵禦外侮、救亡圖存的共同意志。正是這種偉大的精神,使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戰鬥力得到極大激發,成為奪取抗戰勝利的強大動力。他們用生命和熱血挺起了民族的脊梁,譜寫了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壯麗史詩,書寫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激揚全民族抗戰鬥志

    中華民族從來都不缺乏不畏強暴的英雄先鋒,從來都不缺乏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日本法西斯發動的侵華戰爭是“滅亡中國、絕我族類”的侵略戰爭,制造南京大屠殺和無數屠村慘案,尤其是實行的“三光”政策以及細菌戰、化學戰和人體活體試驗都是令人髮指、令人唾棄的罪惡行徑。面對惡魔一樣的強敵,中華民族沒有屈服,中華兒女不斷集結起隊伍,前仆後繼,頑強抗爭,誓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奏響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

    一部艱苦卓絕的抗戰史,也是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在長達14年的反抗日本侵略者特別是8年全國抗戰的艱苦歲月中,我四萬萬同胞同仇敵愾、共赴國難,從白山黑水到熱帶叢林,從太行山上到長城腳下,到處可見一往無前、奮勇殺敵的抗戰英雄。全民族各抗戰力量,在極端困苦的戰場環境下,面對兇殘無比的侵略者,奮起抗爭,表現出敢于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用血肉之軀譜寫了撼天動地的史詩。1937年“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1940年“百團大戰”,重創了日軍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1943年“劉老莊連”的英雄壯舉,再一次表現出中華兒女不畏強暴,敢與日軍血戰到底的英雄主義精神。面對日本侵略者的優勢武器裝備,中國軍民幾乎是以血肉之軀奮勇抵抗,以奮不顧身的精神彌補裝備上的劣勢。歷經漫長的抗戰洗禮,“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無論是直接參戰還是後方支援,所有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人們,都是抗戰英雄,都是民族英雄。”在這場決定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殊死搏鬥中,英雄們為扭轉民族危亡命運、捍衛國家神聖主權鑄就卓越功勳。

    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凝聚全民族抗戰信心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幾千載風雨征程,中華民族逆風前行,在無數挑戰與威脅中巍然屹立。從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進中國大地之時起,中國人民就開展了抗擊侵略者的偉大鬥爭,無論條件多麼艱苦,無論戰爭多麼殘酷,無論犧牲多麼巨大,中國人民從來都沒有動搖光復河山的決心。中國人民抱定了抗戰到底的信念,堅持抗戰,持久抗戰,終于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贏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抗日戰爭是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戰爭。全國抗戰爆發後,面對日本侵略者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叫囂,抗日戰爭的前途如何?中華民族的命運何在?成為當時舉國關注的焦點問題。中國共産黨人提出統一戰線思想以及全面抗戰路線、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遊擊戰爭的戰略戰術,跳出了“亡國論”的片面性和“速勝論”的機械性思維誤區,科學地揭示了抗日戰爭發展規律,為全民族抗戰提供了正確的理論指引,為全民族救亡圖存點亮了希望的燈塔。在14年的抗戰中,抗擊侵略、救亡圖存成為中國各民族、各階級、各黨派及海外華人的共同意志。當時的一篇報紙社評這樣寫道:“今天南北戰場上,是爭著死,搶著死,因為大家有絕對的信仰,知道犧牲自己,是換取中華民族子子孫孫萬代的獨立自由,並且確有把握,一定達到。”從戰略防禦到戰略相持,進而發展到戰略反攻,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鐵骨錚錚、視死如歸,以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同侵略者戰鬥到底。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正是這個國家和民族歷經苦難卻始終屹立、不屈抗爭並終將復興的血脈基因和歷史密碼。習主席指出,偉大的抗戰精神,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孫海強、許炎)

【糾錯】 責任編輯: 劉憬杭
載入更多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重慶仙女山機場正式開始校飛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拆除
克什克騰風光
克什克騰風光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吉林琿春:邊境村發展特色鄉村旅遊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77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