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實現歷史跨越的航跡——中國特種飛機自主創新報國強軍紀實
2019-11-09 17:23:53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題:實現歷史跨越的航跡——中國特種飛機自主創新報國強軍紀實

    楊辰光、朱彤、吳基偉、石霞

    在剛剛過去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由航空工業自主研制的空警—200預警機、空警—500預警機、反潛巡邏機等13型共15架特種飛機飛越天安門,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標誌著新中國特種飛機研制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一窮二白、一無所有的基礎上,航空工業已陸續研制出預警指揮、察打一體、對抗幹擾、偵察醫療4類30余型特種飛機,填補了國家多項航空武器裝備空白。主承制單位航空工業陜飛秉承“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航空報國精神,被譽為“新中國特種飛機的搖籃”。

    創業:好人好馬壯志在天

    1969年11月,中央批準在漢中建設大型運輸機企業,航空工業特種飛機研制的歷史從這一刻展開。

資料照片:1970年,部隊建造臨時幹打壘住房

    一聲令下,按照“邊建設、邊生産,先生産、後生活”的原則和“靠山、分散、隱蔽”的方針,從祖國四面八方趕赴秦嶺山脈貓兒山下、文川河畔的各類生産人員、大專院校畢業生和援建解放軍戰士、地方政府組織民工一道,蓋起一座座廠房,安裝起一臺臺設備、型架,逐步打通了零件、部件、總裝、試飛生産線。

資料照片:運—8飛機02架機完成總裝

    1975年12月29日,陜飛人將運—8飛機02架機送上祖國的藍天,創造了我國航空工業史上當年轉廠、當年安裝型架、當年試制飛機、當年首飛成功的奇跡。1980年2月,運—8原型機完成設計定型並正式列裝部隊,這一特種飛機改裝的潛在平臺開始形成産能,為後續特種飛機的發展奠定了初步平臺。

    硬仗:拼命也要拿下“爭氣機”

    20世紀80年代,陜飛在逆境中奮爭,對運—8飛機開始改進改型,拓展産品用途和市場,運—8海上巡邏機就在這種情況下誕生。

    運—8海上巡邏機既可執行海上巡邏偵察任務,又有一定海上救護和貨運能力,同時具備水下搜潛的性能。它的改裝成功填補了我國海軍裝備的空白,邁出運—8特種機研制的第一步。

    為使運—8飛機平臺更具優勢,陜飛開始研制運—8C氣密型飛機,主要解決運—8原型機貨艙不氣密的問題。1990年12月,運—8C氣密型飛機成功首飛,1993年1月完成了設計定型,為後續特種機的發展打下平臺基礎。

    20世紀90年代初,為滿足海上警戒的急迫需求,在國內預警機尚未研制成功情況下,陜飛與海軍密切合作,運—8警戒機的研制被提上日程。這一型機是在運—8C氣密型飛機基礎上局部更改外形、結構、係統和特設,加裝警戒雷達及配套電子設備和係統,挑戰和壓力可想而知。

資料照片:運—8警戒機

    “不僅要把它當作一項科研生産任務,更要把它當作一項政治任務堅決完成。”陜飛人把這一機型當作了他們的“爭氣機”。

    1996年底,項目獲得立項批復,陜飛各單位迅速行動,按網絡計劃圖倒排生産進度,層層落實任務,層層嚴格考核。700多個日夜後,1998年9月26日,“爭氣機”載機成功首飛。

    研制我國第一型進入現役的預警類飛機,開創了航空工業特種機研制先河,為後續特種專業飛機研制奠定了堅實基礎,標誌著運—8飛機朝著適應高科技條件下局部戰爭的需要邁上特種專業飛機領域的歷史舞臺,預示著運—8飛機已然成為改裝各種特種飛機首選的“空中平臺”。

    攻堅:報國丹心鑄“生命工程”

    進入21世紀,陜飛牢牢抓住國防戰略調整重大機遇,爭取到多項型號科研任務,確定了“生産改進一代,研制發展一代,預研攻關一代,跟蹤探索一代”的運—8發展新思路。

    這一時期,電子對抗偵察機、電子偵察機、遠距離支援幹擾機、指揮通信機、心理戰飛機等特種飛機如雨後春筍般在陜飛研制成功,尤其是被陜飛人稱為“生命工程”的空警—200預警機,更是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資料照片:空警—200預警機參加國慶60周年閱兵

    空警—200能否成功,將直接關係我國預警機能否突破封鎖,以自主創新技術傲立世界。此時的陜飛有2個選擇:一是利用現有平臺改裝,風險小、時間足、成功率高,可輕松完成任務;二是對運—8飛機進行全新改造,建立一種新型、先進的平臺,承擔起航空報國、航空強國的責任。

    陜飛堅定地選擇了後者。然而,按常規,研制一種新型飛機至少需要5年,留給空警—200的研制周期卻只有短短20個月。時任陜飛總工程師、運—8飛機總設計師的歐陽紹修一錘定音:“航空人面前,沒有困難,只有任務。只能成功,沒有失敗!”

    至此,陜飛歷史上規模、工作量、技術難度最大的研制任務全線鋪開。500人的研制團隊,不到1年時間,完成了常規2至3年才能完成的圖紙設計、工裝設計和制造任務,實現了多項重大關鍵技術突破:國內第一次大型整體壁板設計和工藝加工,第一次採用大過盈螺栓和復合材料螺旋槳,第一次採用係統整合綜合航電和數字式剎車係統……

    空警—200的成功首飛,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瑞典、以色列之後的第5個具備預警機整機研制能力的國家。在創造特種機研制奇跡的同時,陜飛人也向世人證明,“外國人能做到的,中國人同樣能做到!”

    趕超:無限風光在險峰

    空警—200預警機的研制成功,極大增強了陜飛走特種機係列化發展道路的信心。隨著反潛巡邏機、空警—500預警機的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部隊的信息化作戰能力。

    運—8反潛巡邏機滿足了第一代岸基反潛巡邏機的作戰使命,具有技術成熟、性能先進、全壽命周期費用低等特點。它的研制成功開創了我國固定翼反潛巡邏機的先河,使運—8飛機首次進入作戰序列。

    雖然成功研制了一係列特種飛機,但陜飛人保持著絕對的清醒,“21世紀的今天,我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縮短我國預警機技術水準與世界先進水準之間的差距,提升特種機整體研制技術能力。”

    抱著這樣強烈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自2010年開始,陜飛人在預警機研制上開始“進階、升級、打怪”——實施空警—200預警機改進,換裝新型預警雷達、任務子係統,以此為基礎研發新型中型預警機空警—500。

資料照片:空警—500預警機

    從2012年4月立項批復到2015年7月完成設計定型,空警—500預警機攻克了加裝新預警雷達後氣動外形變化、穩定性降低、失速特性變差等一係列難題。同時,通過平臺的係統優化,解決了飛機操穩特性變差的問題。

    這一型機在進行多項重大改進之外,還引入了適航理念,設計過程全部採用三維線上設計,首次在國內大、中型飛機上採用控制增穩技術,全新設計了氣動外形……其作戰能力已達到並優于現役裝備水準,讓中國預警機的性能走在了世界前列。

    邁入新時代,陜飛的特種機研制發展思路逐步從過去被動滿足用戶需求的改進改型式發展,向主動研究並滿足用戶需求的創新求變型發展轉變,積極研究作戰使命、探索前沿技術、溝通用戶需求和未來産品發展方向,堅守初心使命,著力用一流的裝備武裝一流的人民軍隊,為實現強國夢、強軍夢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驕瀛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多彩秋色“繪”泉城
多彩秋色“繪”泉城
北京豐臺:金秋賞菊正當時
北京豐臺:金秋賞菊正當時
挪威:絢爛北極光
挪威:絢爛北極光
醉美新疆金秋胡楊
醉美新疆金秋胡楊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46121034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