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約380萬,死亡人數約229萬,總體癌症發病率平均每年上升3.9%左右,發病率以及死亡率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盡管腫瘤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有了極大提升,但患者和醫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狀況仍需關懷。11月11日,中國癌症基金會(CFC)透露,基金會腫瘤人文協作組成立,這也是國內首個腫瘤人文協作組,將在腫瘤防治知識宣教、推進文化領域交流、完善腫瘤篩查方案、聚焦腫瘤防治新技術等方面開展活動。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副院長梁軍表示:“醫學是科學也是藝術,不僅要治療疾病,也要對患者付出溫暖、同情和理解。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既要掌握克病的技術之道,也要堅持關心、尊重、理解的人文之道,最終實現醫學仁心的大義之道。”
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書鈞指出,現階段人們對于腫瘤的認識還處于初級階段,腫瘤是一種衰老性疾病,也是全身性的疾病,治療腫瘤既要依靠自身,也要依靠社會,“通過人文關懷可以大大提高人們的科學認知,提高患者對抗疾病的生命力,因此未來人文醫學將在腫瘤防治中起到重大作用,只有依靠跨學科才能把腫瘤防治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張秀蘭)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