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大家常説的“國有五大行”要改變了。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在最新發布的文件中,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的機構類型列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這意味著郵儲銀行正式加入國有大行的隊伍,將與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一起,並稱為“國有六大行”。
“隨著郵儲銀行商業化改革的成功,其銀行的性質已經發生了改變,更符合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性質。”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與其他銀行相比,郵儲銀行較為特殊,其前身是郵政儲匯局,專門操辦郵政儲蓄業務;後來,隨著監管部門對其資産端的逐步放開,郵儲銀行也開始從事一些商業銀行的業務,同時又進行了股本的改造,並完成了上市。
“2018年,中國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並之後,對內設部門職能進行調整,對郵儲銀行的監管職能由政策性銀行監管部調整到大型銀行監管部。從股權結構、整體規模以及承擔的責任等方面看,郵儲銀行與大型商業銀行更為接近,劃入大型商業銀行序列是恰當的,一方面有利于加強和改善對郵儲銀行的監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郵儲銀行與監管部門聯係溝通。”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説。
據了解,從1986年郵政儲蓄恢復開辦到2016年郵儲銀行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郵儲銀行實現了從郵政儲匯機構向國有大型零售商業銀行、從單一控股公司向股權多元化上市銀行的“蛻變”。截至目前,郵儲銀行擁有近4萬個營業網點,服務個人客戶達5.65億戶。目前,郵儲銀行打造了包括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銀行、電話銀行、微信銀行等在內的全方位電子銀行體係,形成了電子渠道與實體網絡互聯互通、線下實體銀行與線上虛擬銀行齊頭並進的金融服務格局。
“轉為國有大行後,郵儲銀行面臨的監管要求包括業務范圍和資本充足率等,與其他商業銀行將完全一致。這也意味著郵儲銀行必須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在曾剛看來,郵儲銀行有顯著的差異化定位,特點鮮明,突出表現在網點多且下沉比較深,主要服務三農、小微和零售客戶。目前,郵儲銀行以零售業務為主體,在國內銀行業中形成了有特色和差異化的業務模式和收入結構。
董希淼表示,郵儲銀行應進一步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對接好更高的監管標準,以此為契機推動發展水平和服務能力邁上新臺階。(記者 錢箐旎)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