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1日電(記者 薛楓)3月31日晚,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航)對外發布2019年度業績報告。根據中國企業會計準則,東航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208.60億元,同比增長5.16%;實現利潤總額43.02億元,同比增長11.2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95億元,同比上升17.94%。
業績報告中提到,2019年,東航科學分析並妥善處置737MAX8機型安全隱患,全球首家提出停飛該機型,及時消除了東航、中國民航乃至全球民航業的重大安全隱患;全年實現安全飛行239.4萬小時,同比增長8.5%;運輸旅客1.3億人次,同比增長7.5%。
2019年,東航持續強化樞紐網絡戰略,統籌規劃京滬兩大核心樞紐,以高質量完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投運任務、入駐上海浦東國際機場S1衛星廳為契機,順利開啟京滬“兩市四場雙核心樞紐”運營發展的新紀元。東航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第一個通過驗收的基地航空公司、國內唯一一家參與全階段驗證試飛的航空公司,旗下的中國聯合航空從南苑機場整建制搬遷進駐大興,做到“一夜轉場,無縫銜接”,成為首家正式運營的航空公司。圍繞“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公司成功打造樞紐中轉升級版,特別是在上海浦東機場的中轉銜接效率大幅提升,旅客出行體驗大幅改善。公司還持續提升各核心樞紐機場的商務快線、準快線運營品質,繼續構建面向全球的高品質航線網絡。
截至2019年末,通過與天合聯盟夥伴航線網絡對接,東航航線網絡通達175個國家和地區的1150個目的地;開通布達佩斯、曼德勒等國際新航線,在“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中已通航18個國家的40個城市,經營“一帶一路”航線達到137條。
此外,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東航全力保障國內航線和重要國際航線“不斷航”,全面做好旅客防護和服務保障,執行了全民航首個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包機任務,打通全球馳援疫區的“空中生命通道”。截至2020年3月25日,東航累計執行疫情防疫專項包機154班,運送醫護人員15937人次,運送疫情防控應急物資3634.54噸;公司還運送防疫醫療專家組和物資援助意大利、捷克等國;公司控股股東東航集團向疫情災區捐贈1000萬元用于疫情防控。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