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您如果想看戲,不一定要打開視頻軟件,還可以試試賣貨直播間。一些帶貨主播對著鏡頭大哭大鬧、主播與商家連麥演戲,早已是普遍套路。據法治日報報道,在一些網紅直播間,類似妻子降價賣貨被丈夫辱罵、主播自掏腰包補齊差價的場景越來越多,目的無非是希望消費者看了“劇情”之後速掏腰包。
經典相聲《賣布頭》裏,就有掌櫃吆喝、夥計幫襯的情節,掌櫃給顧客降價,夥計就會在一旁説:“瞧本兒,看利兒,別讓了,別賠了。”今日直播間裏的種種戲碼,如同故技重演,都是演雙簧戲讓顧客上套。
念臺詞、飆演技,主播首先辜負的是粉絲信任,消磨的是觀眾熱情。起初也許會有人跟著“入戲”、激動“剁手”,但相似的情節上演得多了,觀眾又怎會猜不透這背後的貓膩?粉絲和觀眾的支持,稱得上直播帶貨賴以生存的根基;透支了這份信任,砸掉的不僅是主播自己的名譽招牌,更可能是整個行業的前景。
通過演戲等方式,誘導粉絲購買劣質電商團夥的商品,帶有明顯的欺詐性質,監管部門應該出手整治。近日,國家網信辦等8部門召開會議,將研究制定主播賬號分級分類管理規范,將內容供給導向、主播帶貨資格等與直播賬號分級分類緊密關聯,從而規范主播帶貨行為和行業有序發展。面對越來越嚴格的行業管理,面對越來越理性的市場,帶貨主播也該自覺參與良性競爭,否則就會被市場淘汰。
對于帶貨主播來説,與其裝瘋賣傻、坑騙粉絲,或是大吐苦水、感動粉絲,不如精心選貨,踏實賣貨,為粉絲們謀福利,也為自己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殷呈悅)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