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新近發現,海洋生態係統的基石——藍藻有著“變色龍”特性,能根據環境中的光照情況調節體內色素,更好地利用陽光能量。
藍藻並不是藻類,而是一類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單細胞原核生物,也稱為藍細菌。藍藻是地球上歷史最悠久、分布最廣泛的生物之一,也是海洋食物鏈的第一環。
藍藻擁有多種參與光合作用的色素。為了研究色素類型與地理分布的關係,英國華威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對來自全球各海域的藍藻樣本進行了詳細分析。這些樣本屬于藍藻的代表性類群——聚球藻,由法國塔拉海洋科考隊收集。
分析顯示,對環境光照條件的適應,是影響聚球藻色素類型分布的主要因素,這種影響通過一批“變色龍”基因來實現。在藍光充足的開闊海域,適合吸收藍光的色素特別豐富;在溫暖的赤道海域和沿海,色素類型適合吸收環境中佔主導地位的綠光;而在光線偏紅的河口,色素類型比較適應紅光。
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研究人員説,這一成果加深了對藍藻生物學機制的理解,並有助于預測氣候變化對海洋生態係統的影響。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你,從家鄉回來了嗎?
2018-02-24 11:21:14
-
中國首條超級高速公路2022年通車
2018-02-24 11:21:14
-
身在職場千萬保存好這6份“證明” 關乎權益
2018-02-24 11:21:14
-
春節消費升級 你的錢都花到哪兒了?
2018-02-23 11:10:42
-
特朗普的大規模基建計劃將會讓美國不堪重負?
2018-02-24 08:54:20
熱帖
熱詞